中国农药制剂寻觅提升之路

本报讯 (记者 赵文龙 王玉东)中国的农药制剂向何处寻找提升之路?4月14日在上海召开的第四届环境友好型农药制剂加工技术及生产设备研讨会上,来自全国政府、高校、研究机构和农药企业的433家单位、共827人,就如何选择更为安全的溶剂、开发低消耗剂型、健全监管体系等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反映出中国农药行业对推进制剂加工水平的热切希望。

众所周知,虽然中国农药行业发展迅速,但国内制剂加工水平仍低于原药生产,与国外有较大差距。目前在中国登记的26363个农药制剂产品中,乳油登记产品达到9466个,可湿性粉剂6122个。国内每年有机溶剂用量都在35万吨以上,其中二甲苯等轻芳香烃溶剂每年耗用30万吨左右,这些物质的大量使用对生产安全、人畜健康和生态都有较大隐患,因此寻找替代产品刻不容缓。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会长孙叔宝表示,农药制剂加工领域要向着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方向不断发展和提升。农药制剂加工领域同样是农药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因此需要引起行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通过交流和讨论,大家共同改善制剂行业的落后面貌。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处长黄辉说:“为了推进中国农药行业发展,满足现在农业和建设生态文明目标的需求,未来国家将进一步转变工作方式,健全监管体系、强化监管手段、完善监管制度、创新工作机制、提高监管能力,逐步使农药登记、市场监管、风险评估、安全使用等关键环节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一体化的管理机制。”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一些安全替代溶剂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受到行业的关注。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教授张宗俭在矿物脂肪酸甲酯等应用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他认为,在技术指标满足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更为安全的溶剂,如植物油或改性植物油、矿物油类、合成有机酸等。

沈阳化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丑靖宇对缓释制剂的开发和产业化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他认为,虽然农药缓释剂仍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未来农药将逐渐抛弃极耗资源的传统剂型,未来的缓释、控释技术也应朝着精确定量、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袁会珠称,“农药剂型要达到省工、高效、安全的要求,需要从防止粉尘、畦畔散布、育苗箱处理、种子处理、空中散布等多方面寻找突破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