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揭示热带岩溶生境原生植物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

生长在喀斯特岩石上的榕树

最新的一项研究探讨了热带岩溶生境原生植物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发现热带岩溶山地常绿植物、落叶植物以及藤本植物在木质部结构和功能、耐旱能力以及水分利用等方面存在差异,三者的共存对于维持喀斯特森林的水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这项篇名为“热带岩溶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对于南方石漠化土地生态重建的启示”的研究发表于《中国科学》2014年第3期上,是由广西大学林学院曹坤芳研究员担任通讯作者,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研究人员一起撰写完成的。文章通过对热带岩溶原生生境中常绿植物、落叶植物以及藤本植物的叶片功能性状,水力结构特征、耐旱性以及水分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探讨热带岩溶植物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

由于自然条件导致化学风化强烈,加上长期人为活动的影响,我国南方岩溶地区石漠化严重,迫切需要开展生态恢复和重建。对现存的岩溶自然植被生物的适应机制开展研究,可以为生态重建提供参考依据。由于岩溶基质保水能力差、土壤贫瘠,水分不足可能是限制岩溶植物的主要因子。因此很有必要对岩溶生境植物的水分关系以及干旱适应性等方面进行研究。

该项研究通过结合叶片功能性状、木质部的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水分利用等方面,探讨热带岩溶生境不同功能群植物的生理生态适应机理。发现常绿植物枝条叶片耐失水性能强, 木质部耐气穴化能力强。 落叶植物采取避旱策略, 通过落叶减少旱季蒸腾和水分消耗。岩溶山地的藤本植物根系很深, 在旱季能利用深层的土壤水分以度过干旱胁迫。常绿、落叶木本植物和木质藤本的共存对于维持岩溶生态系统水分平衡有重要意义。同时研究还发现热带岩溶土壤不存在镁毒害,但可能缺少,钾、锌、硼等元素。

水分不足是热带岩溶生境的主要限制因子,因此在石漠化生态重建时应该优先选择耐旱性强的常绿树种(如本研究中的闭花木、清香木等)作为造林树种。同时应该注意不同功能群植物之间的搭配,常绿植物、落叶植物以及藤本植物的混栽有利于维持岩溶生境的水分平衡。由于岩溶森林土壤可能缺少钾、锌、硼等元素,因此在进行喀斯特生境的恢复与重建时应当注意添加相关的元素进行恢复。

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 31170399, 3110029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 (批准号: 2006CB403207) 以及广西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的(批准号:XDZ120929) 资助。

原文链接:Implications of the Ecophysiological Adaptation of Plants on Tropical Karst Habitats for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Desertified Rocky Lands in Southern China

标签: 生理生态适应机制 热带岩溶生境 原生植物

作者:生物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