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出来的肥料公司
溶解度低、养分释放缓慢、肥效持久的化肥深得广大农民的喜爱,施用一次便可满足作物整个生长期对营养的要求而无须追肥。这样的长效肥料既可节省劳力又可解决作物生长后期追肥不便的困难。
沈阳中科新型肥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元亮正是从事这种新型肥料开发与研究的学者。他先后研究发明了长效复合肥添加剂NAM、氮肥长效增效剂——增铵一号系列以及长效缓释复合专用肥系列等产品。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石元亮说:“从最初的技术转让到自己生产肥料,从研究员到总经理,这十多年来我和团队一直在摸索中前进。”
从被动转移到主动出击
肥料被誉为粮食的“粮食”。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肥料在农产品增产中的作用占40%~60%。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肥料已成为投入最大的生产资料,约占农业生产总投入的二分之一。
中国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其中肥料的贡献不容忽视。石元亮告诉记者,就在十多年前,我国化肥生产品种还比较单一,并且以低浓度的单质速溶化肥为主,效果较好的复合肥只占化肥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左右。“这些肥料的养分释放速度太快,不能人为控制,作物根本来不及吸收。”
1998年,石元亮来到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从事肥料研究与开发工作,十多年间,他先后研究发明了多种新型化肥产品,解决了肥效期短利用率低的难题。
石元亮率先提出了利用亲水性材料,建立网络状框架控释体的控释肥新设想,成功研制了控释时间在180~300天的肥料。同时,他还开发了化学型磷素活化剂,目前已经在长效缓释专用肥上广泛应用。
“最开始经常有企业来找我们,希望我们将技术转让给他们,我们也这样做了。”石元亮回忆道,“但是由于企业对技术的认知和掌握能力存在差异,有的转让成功了,有的企业却背着我们私下里搞二次转让,造成了市场的恶性竞争。”
“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出击。”石元亮实在不忍心看着自己辛苦研发出来的技术被一次次低价转让,于是他开始尝试自己研制产品,自己推向市场。
这一想法得到了研究所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2001年,由沈阳生态所与沈阳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沈阳中科新型肥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在他看来,这既是院地合作的结晶,也将是辽宁省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沈阳新型肥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科研管理两不误
“比起管理一家企业,科研工作显得相对自由和轻松。”石元亮感慨道。
如今,石元亮不仅要指导所里的研究生,还要管理企业的员工。他每天六点半就到办公室,先处理科研问题,与学生沟通。九点准时来到公司,处理公司事务。
“以前在实验室,我总认为自己应该研制出复杂高尖端的技术,但接触市场后才发现,太复杂的技术用户看不明白,反而不容易得到推广。”他说。
企业既需要专业的技术,也需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基于这点认识,沈阳中科新型肥料在成立之初就着眼于既注重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也注重社会和经济效益。
从研究员到管理者,石元亮一路摸索前行。在企业的科研和管理方面,沈阳中科的每一个研发项目均设立了严格的立项程序,批准之后方可执行。同时公司还制定了研发投入核算财务管理制度、研究开发经费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对科研工作进行科学管理和控制。
这些年来,沈阳中科每年投入近百万元用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平均每年都有两三个新产品面世。其中,长效碳酸氢铵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中国科学院科学进步奖特等奖。
目前全国采用他们的技术和产品已经占现有长效肥市场的85%以上,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9153万亩,为企业、农户和社会创造了经济和环境效益。
据介绍,沈阳中科还加入了稳定性肥料产业技术联盟。作为一家成立超过10年的企业,公司的业绩这些年来保持上升势头,平均成长率已超过50%。
石元亮至今还记得在公司筹建初期,账面资金仅有2300元,通过一点点滚雪球似的发展,如今公司不仅注册资金已经扩大到560万元,还有可能吸纳数千万元的融资。
机遇就在眼前,阻力也一样。沈阳中科新型肥料有限公司国有股占比较大,这也是投资商所忌讳的。“眼前的分红固然可观,但融资有利于公司未来的发展。”石元亮将为此继续努力。
《中国科学报》 (2014-04-14 第6版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