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穿一个忽悠人的错误标准之“续”
揭穿一个忽悠人的错误标准--续
原本只是内部材料,现在不得不公开它。
不久前,我把“揭穿一个伪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传给你们和玉米产业体系内部的专家,还传给一些企业负责人,陆陆续续接到反馈意见。原本是在春节期间与友人互致问候时顺便讨论到这件事,也就半页纸篇幅,后来向其他专家请教,逐渐扩充到6-7页,再次传给一些专家讨论。不想又有许多专家反馈意见和深度修改,补充了很多好的意见和事例,篇幅逐渐超过11页。经过几个月的多次讨论和往返修改,到现在定稿14个页码。主要修改意见来自5位分子生物学专家、3位育种家、一位管理干部和3位企业人士,其中包括3名来自海外的科技人员。企业人士只口述意见,没有写成文字材料。
为了防止过多的文字解释干扰了逻辑性,我在文稿后面放了5个延伸讨论,这样显得有主有次。但是延伸讨论也很重要,介绍了正文中涉及到的一些背景知识。
这份材料以我个人的名义上报种子局,供领导参考。这并不表明忽视其他人的参与和贡献。这是为了保护参与讨论和修改的其他科技人员、干部和企业人士,免遭非议。
在品种审定问题上,我大约6-7年前就提醒某一位干部(曾经是朋友),建议他从技术上入手予以审视和调整,一开始他爽快地答应了,但后来不再向前推进,可能是有难度,干脆否认存在腐败和潜规则现象。可是区域试验和品种审定中积累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只好替天行道,揭开品种区域试验和审定中隐含的潜规则。先是把绿色通道这个建议提交农业部领导,被写入相关文件。后来继续调查研究,宣讲利弊,希望今后变被动为主动,解决好品种区试和审定的相关问题。
知识产权保护这件事不同。揭露品种区域试验中忽悠人的分子指纹标准这件事得罪利益集团很少,但保护多数育种者和企业的利益,也激励各方的创新积极性。这是件小事,希望经由内部途径纠正这个历史误会。
品种DUS测试和DNA分子指纹检测这件事相比品种审定就算是一件小事,但从理论到技术涉及的问题太多。我关注这个问题十几年了,现在不得不正式提出来。通过调研解决这个问题,一点都不困难。
张世煌
2013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