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种史上的三次革命


水稻矮化育种

所谓矮化育种,就是以降低株高改善株型为目的的新品种选育。自20世纪初开展水稻杂交育种以来,品种改良工作直到50年代仍然局限于高秆品种,在较高水肥条件下往往招致倒伏,不能使产量有大幅度的提高。50年代,原华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前身)一直研究籼稻的耐肥抗倒问题。1956年广东省潮阳县农民洪春利、洪群英在早籼稻高秆品种南特16号大田中发现株高近70厘米的自然变异株,翌年命名为矮脚南特,与此同时广东农科院黄耀祥利用杂交方法育成广场矮,1957年台湾台中区农业实验站育成台中在来1号,这三大品种开启了我国水稻矮化育种的新纪元,而且也引起了世界性的水稻育种方向的转变。

杂交水稻育种

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始于1964年袁隆平发现雄性不育株。1970年李必湖在海南崖县(今三亚市)南红农场发现一株花粉败育的野生稻,为我国水稻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打开了突破口。1973年我国成功实现籼稻杂交水稻三系配套,1976年籼型杂交稻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进行水稻杂种优势商品化利用的国家。近年来我国在三系法和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研究上均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仍保持世界领先水平,杂交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超级稻

超级稻计划又叫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最早由日本人于1980年提出实施。1989年,国际水稻研究所提出培育“超级水稻”,后定名为“新株型育种计划”,计划于2000年育成产量12吨/公顷的超级稻。我国“超级稻计划”始于1996年。当时袁隆平院士提议,在“九五”期间育成超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系,产量同日本一样,也是12吨/公顷。该提议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作为“超级杂交稻选育”立项,进入“863”计划。

2000年,中国超级稻先锋组合两优培九连续两年在湖南省龙山县的两个百亩片种植,亩产达到700公斤。2005年国家建立超级稻推广项目被纳入中央1号文件,并把培育和推广超级杂交水稻写进“十一五”规划。农业部2006年3月7日宣布,从2006年起正式启动超级稻发展的“6236”工程:力争到2010年底,用6年的时间,培育并形成20个超级稻主导品种,推广面积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30%(约1.2亿亩),每亩平均增产60公斤,全面带动我国水稻的生产水平。 (农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