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麻城:水稻集中育秧“备战”忙

导语·中国大田网麻城市去年通过采取“龙头企业+农机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大力推广水稻标准化集中育秧技术,实行“四统一”管理模式,全市已建水稻标准化集中育秧基地56个,今年将新建集中育秧基地53个,早稻集中育秧栽插大田面积将达到7.92万亩,占早稻总面积的34.4%。

春脖子短,农活往前赶。马上就到了大春农忙时节,4月2日,湖北省麻城市铁门岗乡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960平米的连体集中育秧大棚里一派忙碌,随着全自动水稻育秧播种机的转动,铺土,洒水,播种,覆土,一盘盘播好种的秧盘从流水线上一气呵成,工人们有的忙着给播种机添“营养土”,有的忙着将刚下线的秧盘放置到大棚内智能温控育苗床上。

而在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另一边,检修人员正在对农机合作社里所有的农机具油路、电路、气路检修。目前合作社有200多台农机,主要包括旋耕机、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等,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彭永忠从容的说,农机维修也是最重要的一环:“‘磨刀不误砍柴功’,农机维修好了,到农忙关键时节才能不‘掉链子’”。

与以往不同的是,社长彭永忠今年的工作不仅要为合作社流转的3000多亩稻田育秧做准备,还要给周边蔡大、走马岗、大万、高峰山等几个村的400亩稻田提供代育秧和机插服务,同时还可以帮助周边农户到稻田进行机育机耕机插,给他们提供良种更新、测土配方施肥、病虫防治等科技服务和粮食市场信息通报。

经过两年的摸索,彭永忠很有底气的说:“我的育秧大棚可一次性集中育秧600亩。水稻集中育秧工厂规模大、成本低、效率高、质量好,最重要的是,可以切切实实降低生产成本,让我们真正得到实惠。”他粗略的算了一个帐,8个工人一天时间可育秧盘4000个,一亩田需16个秧盘,一天时间就保证了250亩田地的用秧量,每亩秧田可节约用工2-3个,另外,每亩大田增产50到100斤以上,合计每亩节本增效大约200-300元。

流转户茅瓦屋村村民朱自咏也有自己的一本帐,这些年,子女在外打工,自己的田地有些荒废。看到周边个不少农户将土地流转给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耕种,于是他也将10亩土地流转到合作社,自己还在合作社打工,负责管理稻田。“土地流转10亩,400元一亩,一共4000元,合作社季节性打工12000元,加起来有16000元,我自己在经济上打了一个翻身仗。”

据了解,麻城市去年通过采取“龙头企业+农机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大力推广水稻标准化集中育秧技术,实行统一实行保温育秧、统一品种、统一浸种催芽、统一秧田管理“四统一”,全市已建水稻标准化集中育秧基地56个,今年将新建集中育秧基地53个,早稻集中育秧栽插大田面积将达到7.92万亩,占早稻总面积的3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