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缺镁症

(1)缺镁症状缺镁症状一般出现在拔节期以后。缺镁症状首光在下部叶片中发生,叶脉间失绿而叶脉保持绿色,通常是下部叶片前端脉间失绿,并逐渐向叶基部发展,失绿部分黄化,呈黄绿相间的条纹,有时局部也会出现念珠状绿斑,叶尖及前端叶缘呈现紫红色,严重时叶尖干枯,脉间失绿部位出现褐色斑点或条斑,植株矮化。茎秆、叶鞘紫红色。缺镁对幼叶影响较小,这是由于镁能向幼嫩部分转移的缘故。因此,容易发生老叶枯萎,而幼叶残存的现象。极度缺镁时,脉间组织干枯死亡,整个叶片变黄,叶尖则变成棕色。

应注意与缺钾的区别以及是否存在钾镁复合型缺乏症。作物缺钾表现为叶缘附近组织失绿黄化、焦枯;缺镁则表现为脉间组织失绿。

(2)发生原因

①缺镁主要发生在湿润地区的砂质土壤,如北方少数淋溶性上壤、南方许多酸性土壤;含钠量高的盐碱土及草甸碱土。土壤耕层浅,质地粗,淋溶强,供镁不足。

②长期不施有机肥料、钙镁磷肥等含镁肥料也会导致土壤中有效镁含量不足而引起玉米缺镁。

③大量施用石灰,过量施用钱态氮肥或钾肥,植株生长过旺,由于稀释效应和钾对镁的吸收拮抗作用,导致植物体内镁的缺乏。

(3)矫正技术

①增施有机肥能够很好地预防植株缺镁。

②合理施用镁肥选择适当的镁肥种类,常见的含镁肥料主要有含镁硫酸盐、磷酸盐、碳酸盐、氯化物及氧化物等。镁肥种类的选择应考虑土壤条件,酸性土壤宜选用碳酸镁和氧化镁;中性和碱性土壤宜选用硫酸镁。镁肥应尽量早施,可作基肥或追肥,水溶性镁肥一般表施,不溶或溶解性小的镁肥应与土壤掺混。基施时,每亩用量(以Mg计)为3. 3千克左右;叶面喷施一般用1%一2%的硫酸镁,连续喷施2-3次,间隔7-10天喷一次。

③控制氮钾肥用量氮肥,尤其是按态氮肥施用,不仅抑制玉米对镁的吸收,同时由于稀释效应,易引起缺镁症的发生;过量钾对镁的吸收有明显的拮抗作用,钾抑制了玉米对镁的吸收和向上部运输,土壤中钾含量过高和大量施用钾肥时,应考虑增施镁肥,钾、镁配施效果显著。氮对镁肥效果也有影响,这与NH犷对植物镁吸收存在拮抗作用有关,施用钱态氮肥时,镁肥效果较好,而施用硝态氮肥时镁肥效果较差。在供镁能力较弱的土壤上,要严格控制氮肥(尤其是钱态氮肥)用量,谨防钾肥施用过量。

④改善土壤环境玉米缺镁症多发生在有机质贫乏的酸性土壤上。施用石灰,尤其是含镁石灰,或直接施用白云石粉,既可中和土壤酸度,又能提高土壤的供镁能力。

⑤补救措施玉米生长期出现缺镁症状,可叶面喷施0.1%一0. 2%的硫酸镁水溶液。

本文章来自中国生态农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