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县出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新政

日前,从重庆市农业环境监测站获悉,为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促进生态涵养发展,开县出台了《关于切实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开县府办发〔2014〕11号),要求各级各部门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农业源污染防治工作的必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不断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积极推广节肥、节药、节水等节约型农业生产技术,大力发展清洁养殖、生态养殖,控制畜禽水产养殖过程中造成的污染;积极普及农村沼气,实施生态循环农业工程,资源化利用农村生产生活有机废弃物,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全县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发展。

《通知》提出五项重点措施,到2017年分三个阶段实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有效监管:

(一)实施禁限养区内规模养殖拆除治理工程。全面拆除汉丰湖核心保护区,鲤鱼塘水库准保护区支流两岸,东河(东华大桥—温泉集镇),南河(镇安风箱坪大桥—临江集镇),以及紫水河、水田河、麻柳河、头道河、驷马河、观音河等支流禁养区内的规模养殖场。改造汉丰湖控制保护区、东河(温泉集镇—白泉乡集镇)、南河(临江大桥—巫山集镇)、浦里河、岳溪河、映阳河、桃溪河、满月河、盐井坝河、东坝溪河等河段两侧限养区内的规模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对不具备污染防治设施改造条件的畜禽规模场进行拆除。

(二)实施限养区畜禽规模养殖粪污处理利用工程。重点对全县限养区内规模养殖场进行粪污处理。督促养殖场业主建设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建设沼气池、沼液贮存池、沼渣或粪便堆沤池,指导养殖业主加强粪污无害化处理,按期开展沼渣大出料,并对其沼气设施进行修复,确保沼气正常使用、粪污妥善处理。坚持种养结合的原则,着力开展养殖场沼液资源再利用,支持养殖场建设肥水一体管网系统,重点对管网系统中的沼液中转站、污水泵、排灌等设施设备进行补助,将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后的沼液,运用肥水一体管网系统灌溉到果园、菜园、田园,实现养殖业与种植业的有机结合,达到养殖粪污的能源化、肥源化、无害化循环利用效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将配方施肥对象由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逐步向蔬菜、果品示范片等拓展,进一步扩大配方肥的应用范围和施用面积;根据作物营养需求特性,生产高质量的专用配方肥料,减少氮肥施用量;加大配方复合肥的宣传推广和使用,印制测土信息和施肥建议卡分发给种植农户,在重点区域的乡镇街道、村肥料经销网点配置测土配方施肥信息查询触摸屏一体机,方便农民查询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施肥指导方案,鼓励种植业农户施用复合肥。在重点区域内选定30个重点村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示范,对粮、菜、果等农作物种植3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开展配方复合肥补贴,全县每年补贴示范面积20万亩,连续补贴三年,带动推广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0万亩以上,确保测土配方施肥面积每年提高10个百分点。

(四)实施绿色防控工程。加强绿色植保的推广运用,减少农药施用量。引导广大农户施用高效低毒和生物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着力加大灯光诱杀技术、黄板诱杀技术、生物防控技术和科学用药技术等集成技术的推广运用,重点对城区蔬菜基地和示范果园的灯光诱杀技术、黄板诱杀技术进行补助,全县每年推广蔬菜绿色防控工程1万亩、示范果园5万亩,连续实施三年,确保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菜、放心果。

(五)实施农村户用沼气工程。积极争取中央和市县项目,加大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力度,确保鲤鱼塘水库周边乡镇及汉丰湖核心保护区、控制保护区实现全覆盖,四年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10000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