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要找准农民需求


不同产区之间,玉米机械化水平也不平衡。目前,东北、黄淮海和西北部分地区机收率比较高,而西南山地丘陵区,玉米机收水平还很低。

“适宜山地、丘陵地区生产要求的玉米收获关键技术和机具的研发程度不够,影响了玉米全程机械化的推进。”赵久然说。

四川川单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所在的四川省,所面临的正是这种情况。四川玉米常年播种面积120万公顷,大部分种在山地、丘陵地带,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并不现实。“搞育种,要时刻考虑专家和农民的需要是否一致,农民的需要最重要,企业要沉下心来认真研究。”川单种业总经理周伦理告诉记者。

去年,周伦理曾组织人员专门到四川农村做了一次系统的调研,认真研究农民玉米生产的需求是什么,结合实际做育种。川单种业并没有盲目追求培育适合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机械化操作的品种,而是着力深耕西南地区。周伦理的思路是改良玉米生产机械,比如小型、方便、适宜山区丘陵的播种机,以此提高川单玉米种子的机械化生产水平。

今年春天,川单种业和仲衍种业两家四川省主要种子公司,一直在积极筹备与一所科研院校联合组建四川玉米育种技术创新中心。

“种业是一个对创新能力要求很高的行业,尤其是要有协同创新能力,我们筹备玉米育种技术中心,就是想实现这一点。”周伦理所说的协同创新,学术上的定义是各种创新要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产生整体协同效应的创新形式。

既是高校学者,又是企业管理者的周伦理,对协同创新有更具体的指代。他认为,现在研究种子的很少研究机械化,各学科背景的人才没法聚在一起,缺乏协同创新机制。川单种业参与筹建的玉米育种技术中心,就是想探索一下,由企业做润滑剂,看看效果如何。 (农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