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2014年小麦中后期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意见



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开始进入返青拔节期各种病虫草也开始生长繁殖危害。根据各地麦田病虫草害调查基数及当前发生现状,结合我市小麦品种布局及2014年气象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小麦生长中后期白粉病中度发生,其中秦岭北麓、南部灌区偏重发生;小麦赤霉病中度发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小麦病毒病全市轻发生,合阳、澄县旱塬麦田中度发生;小麦吸浆虫中度发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部分点片重发生;麦蚜偏重发生;麦蜘蛛偏轻发生,渭北旱塬偏重发生;地下害虫偏轻发生。为做好小麦病虫草害监测防控工作,最大程度减轻危害损失,确保我市今年夏粮再夺丰收,特提出如下防治技术意见。

一、 小麦中后期病虫草防治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病虫监测,在准确测报的基础上,大力推广统防统治。在防治策略上,重点做好常规病虫害的监测预报,高度重视暴发流行性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密切关注有上升趋势病虫害,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二、 加强病虫草动态监测,确保预测预警准确及时

各地要根据当地病虫基数及历年同期病虫发生种类、程度,坚持分区治理的原则,突出重点,做好监测防治。渭洛河沿岸和中部灌区要重点做好小麦条锈病、小麦吸浆虫的监测防治工作;秦岭北麓、南部灌区监测防治重点是小麦白粉病;渭北旱塬防治重点为小麦红蜘蛛、条沙叶蝉及小麦病毒病;同时,要做好近年蔓延扩散较快的的小麦赤霉病、有加重趋势的全蚀病及小麦孢囊线虫的监测预警及防治工作。在小麦病虫盛发期,重点关注小麦蚜虫、小麦吸浆虫、条锈病、赤霉病两虫两病的发生情况,及时发布预报警报,做好监测及防治指导工作。从小麦返青起,各县(市、区)植保站要固定专人,采取系统调查与大田普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当地主要病虫进行调查,特别注意抓好条锈病、吸浆虫、赤霉病等病害的监测工作,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病虫信息,科学指导群众防治。

三、大力推广综合防治技术,全面有效地控制病虫草危害

1、农业措施:各县(市、区)要把科学栽培管理与控制病虫草害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推行适期划锄、追肥和浇水等丰产栽培技术,培育健苗、壮苗,提高小麦抗性;大力推广人工拔除、划锄麦田节节麦、野燕麦等恶性杂草防除技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化学防治

返青拔节期,在蛴螬和金针虫重发田块,选用5%辛硫磷颗粒剂或5%甲基异柳磷粉剂每亩2公斤,对细土30~40公斤,拌匀后开沟撒施或顺垄撒施后接着划锄覆土,可以有效防治;对于蝼蛄发生较重的麦田,用麦麸或饼粉5公斤,炒香后加入适量水和40%甲基异柳磷乳油200毫升,拌匀后于傍晚撒在田间,每亩2-3公斤,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防除麦田杂草,阔叶杂草可每亩用40%唑草酮干悬浮剂或36%唑草?苯磺隆可湿性粉剂4-5克喷雾;节节麦发生严重的麦田,可亩用3%甲基二磺隆乳油25-30毫升喷雾;其它禾本科杂草可亩用15%炔草酸可湿性粉25-30克或5%唑啉?炔草酯乳油80毫升喷雾;在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合发生的田块,可选用苯磺隆和炔草酸混合使用。防治麦蜘蛛可用15%扫螨净乳油2000倍喷雾防治。防治小麦纹枯病,可用5%井冈霉素每亩150~200毫升兑水75~100公斤喷麦茎基部防治,间隔7-10天再喷一次;条沙叶蝉发生重的田块,可用20%丁硫克百威乳油2000倍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病虫混合发生时,可采用对路药剂一次混合施药防治。

穗期大力推广“一喷三防”技术。穗蚜发生较重的田块,可亩用10%吡虫啉药剂25-30克喷雾防治;防治白粉病、锈病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亩80克喷雾防;在小麦赤霉病常发的麦田,在小麦扬花期每亩可选用25%氰烯菌酯悬乳剂100~150ml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100克喷雾防治。穗蚜、白粉病、赤霉病、锈病混合发生的麦田,可用杀菌剂、杀虫剂和磷酸二氢钾(亩用135克)混合喷雾,达到防病、防虫、防干热风的多重效果。防治小麦吸浆虫,要抓住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的成虫发生期这个关键时期,亩用48%乐斯本乳油40ml或4.5%高效氯氰菊酯30ml喷雾防治。混合施药技术应根据防治对象和防治指标科学运用,单种病虫发生重而其它发生轻时,应进行单施药防治,以免造成浪费和农药污染。

四、切实抓好小麦产地检疫和田间疫情调查,确保种子田无危险性病虫草

各县市区植保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组织植物检疫人员,严格按照小麦产地检疫操作规程,认真搞好小麦良种的产地检疫工作。检疫人员要深入田块,搞好检疫调查,做好田间检疫资料记载存档,依法按程序确定检疫是否合格,渭北五县要切实抓好小麦腥黑穗病的田间疫情调查,并做好疫情处置和上报,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杜绝危险性病虫草的传播蔓延,确保小麦的生产安全。 (张焕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