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屏亚:新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缺新意

光明网, 2013-03-07

2012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我第一时间细读了这个万言文件,并且关注社会上的有关评论。迄今,除了官方例行照本宣科地解释《规划》条文,主流媒体基本上一片喝彩,就是好!就是好!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两个月了,各界反映也戛然而止逐渐沉寂下去了。

这个文件是由16个部门花去一年半时间起草完成的,很自然就涉及到部门利益。通晓内情的人不愿说、不便说、不敢说;媒体人、界外人只是跟着叫好就是了。

稍稍回顾一下改革开放以来的关种子方面的中央文件:1985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兴办科研型企业或进入企业。1986年9月,农牧渔业部发布《关于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鼓励科研人员进入经济主战场,加快实现科技成果市场化、商品化、产业化。以后在中共中央十六届、十七届会议的重要文件中,都明确提出“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为各类企业创新活动提供平等竞争条件”。“面向市场的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机构,要坚持向企业化转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2001年4月国务院发布《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要求“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农业科技机构,应逐步转变为科技企业或进入企业,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

时间过去30年了,一个接一个文件“重复着“昨天的故事”。随着时间推移,官员升迁也有好几茬了,可科研体制改革和种业发展依然步履艰难。

《规划》缺少新意,最给力地评说也只是对一年前《意见》(8号文)进行细化,而且增加的细化内容大部分荒腔走板。如果说《规划》有值得一说的,只有两句话很重要:即“重点任务”中“引导和积极推进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逐步退出商业化育种,促进种子企业逐步成为商业化育种的主体。”是文件的“纲”。若这两个关键要点能顺利推进或落实,今年种业发展或成破局之年,有可能步入坦途了!

事实并非如此,从《规划》看不出政府为这个“纲”给出多少“力”。不同利益部门对《规划》有赞同的、有反对的,有很多抵触和不少责难。

去年《意见》(8号文件)发布以后,我曾应邀先后在北京丰台、哈尔滨、温州、广西、山东等种业论坛等会上发言解读国务院文件,特别强调“商业化育种要逐步退出科研院所”。科研部门的领导甚为反感。在北京种业论坛互动时,一位科研所长说:按你的解读,我们研究所就要关门了!在山东种业论坛互动时,一位大学校长的话更是直截:这是“一家之言”!至于农业科研人员,多数人连《意见》和《规划》是怎么回事都不清楚。事不关已,高高挂起。

科技官员如此反感,种业老板也没有想象的欢呼雀跃,甚至连拥护性的言语和姿态都没有。一位种业经理说:理念不改,体制不变,靠一个《规划》就能改变种业现状?规划是官员一厢情愿,能否引发行业改革,有无政策给力,尚需时间检验。种子经销商更是置若罔闻,说了句“高层的事不知也罢,和咱有啥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