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建“大水牛”农场种植生态菜
昨天一大早,家住锦江丽都的周老伯就收到了配送上门的青菜、番茄、毛豆等8种蔬菜。这些蔬菜不施化肥,不洒农药,全部来自全省首个“CSA”农场,由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程存旺团队种植。目前常州已有230户居民订购了程博士的“生态菜”。
“不用化肥农药,能不能种好菜?”带着这个大家关注的课题,程存旺博士去年3月初来到常州,与武进区嘉泽镇合作创办“常州大水牛市民农园”。一年多来,程存旺带领团队探索用豆饼发酵水、牛粪、蚯蚓粪等作为有机肥料,用黄色吸虫板和丝网隔绝虫害。同时,通过微博、网站,甚至走进居住小区,向业主推广他的生态农产品。
生态种植的蔬菜不用激素,小青菜种植至上市需40多天,番茄要60天,生长期比施用化肥要长约20天,营养丰富且无农药残留。“大水牛”采用按月、按季或按年预定的方式,配送生态蔬菜,一家3口的日均消费水平约十五六元。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愿意消费他们的“放心菜”。从年初至今,“大水牛”已收到订金26.7万元,亩产效益实现翻番。
程存旺兴奋地告诉记者,这种“CSA”模式的成功,可以从深层次上提升农民的生产信心,降低农业风险,从而走出一条保障食品安全的新路子。他说,农产品生产者之所以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就是怕歉收,而这样做往往导致农药残留和污染加重。虽然丰收了,但卖不出好价,付出的艰辛劳动还是得不到合理的回报,这不仅会使农民失去生产的信心,而且他们的责任心和道德底线也会受到挑战。
据了解,常州大水牛市民农园在实现农民增收的基础上,还能改良土壤,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程存旺示范下,嘉泽“村官”小吕和他的亲戚都在自家地里种上了不施化肥、不洒农药的生态蔬菜,新北区也有投资者正在筹办“CSA”农场。据悉,“大水牛”农场的良性循环模式,还吸引了来自上海、苏州、无锡、徐州、湖州等各地的学习者。
CSA(CommunitySupportedAgriculture),即社区支持农业。该模式最早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德国、瑞士和日本,80年代开始在美国流行。最初出现也是因为对食品安全和对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的关注。
CSA模式的理念核心是农民和消费者之间建立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关系。消费者提前预付生产费用,以此和生产者共同承担农业种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也是对生态可持续种植方式的支持。
来源:吾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