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威胁全球食品供应
世界银行有关专家近日称,由于气候变化导致异常天气现象频繁发生,再加上全球人口不断增加导致世界粮食需求呈爆炸式增长,未来全球食物供应体系将长期处于“脆弱状态”。
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测算,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从现在的70亿增长到90亿,届时全世界的食品生产需要提高70%才能满足供应。
据《悉尼先驱早报》报道,近日在伦敦举行的农业投资峰会上,世界银行农业与环境服务部的业务负责人马克?萨德勒(Marc Sadler)认为:“由于人类的消费需求在不断增加,因此食品生产面临着挑战。需求持续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规模不断扩大的新兴中产阶层消费者正逐渐改变其饮食模式。”
萨德勒介绍说,尽管全世界食品产量一直在增加,但是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出自那些不会出口食品的国家。例如,全球粮食供应的约50%都集中在印度和中国。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其公众对肉类食品的消费也随之增加,这都刺激了全球食品需求的增长。
此外,异常天气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都在不断增加。2012年美国遭受了自1930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天气,导致全球食品供应减少,粮食价格创下新高。2011至2012生产季节在巴西发生的霜冻,造成该国甘蔗产区在过去十年里首次出现减产。
萨德勒表示:“对农业生产来说,真正的挑战依然是环境问题,整个食品生产体系以及我们周遭环境中的各项因素都变得越来越不稳定。面对气候变化,如何能够做到退可守、进可攻,稳定地提高农业生产力,才是我们面临的长期挑战。”
在2008年食品危机期间,包括印度、埃及以及越南、印度尼西亚这些几乎占到世界出口量一半的国家都暂时停止了出口大米。2010年,在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干旱致使农作物产量大幅下降之后,俄罗斯也同样禁止了谷物出口。
萨德勒认为:“在上述这些气候变化引发的粮食生产问题面前,贸易政策的突然变化几乎肯定会给食品价格带来负面影响。这不仅会影响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消费者,而且会给那些贫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食品供应带来更为严重的危害。”
萨德勒还说:“虽然实际上我们拥有很多的粮食,但是如果将视野放到全球交易市场的层面,我们就会发现,能够用于流通的粮食少得可怜。不过好消息是,目前全球的食品商贸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市场上没有遇到太多有关粮食的贸易壁垒问题。”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