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和责任深植沃土——记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者、九三学社贵州省委主委、水稻育种专家黄宗洪


2014年新春伊始一场令人瞩目的科技盛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为荣获2013年度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五大奖项的10位科技专家和313项成果颁奖。其中贵州省农科院及我省首席水稻育种专家黄宗洪参与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两系法杂交稻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技术体系是利用光温敏不育系水稻为基本材料培育的。相对于之前的三系杂交水稻这种水稻筛选出优良稻种的效率提高所选育的水稻品质更优产量更高。

喜讯传来关注者、知情者倍感欣喜和荣耀。

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林志敏发来热情洋溢的贺信向黄宗洪表示祝贺和敬意并希望他作为科技界的杰出人才和九三学社的优秀代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九三学社贵州省委机关也第一时间电话祝贺并了解获奖情况。电话接通后那端传来一个平静的声音:

“哦是获了一个特等奖。”

“这个获奖项目是由袁隆平院士领衔主持的全国共有18家科研单位和50名科研、推广人员参与我只是其中一员。”

“是的这是继三系法杂交水稻之后的又一重大技术突破它将水稻亩产量由700公斤提高到988公斤可以说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嗯没啥好说的。成绩和奖项是属于大家的是整个科研团队力量和集体的智慧。”

“我现在三亚南繁基地。农业科研就是这样必须抓季节抢时间。”

……

简短平实的话语透着黄宗洪固有的淳朴和淡定。

国家科学技术奖这是党和国家授予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荣誉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殊荣!黄宗洪早早将荣誉锁进了书橱俯下身子又开始新的探索。

这个早春我们走近黄宗洪走近他的科研团队走近他潜心研究30年的种子世界一探究竟。

梦想与信仰的力量

一个人的选择总会或多或少的带有理想的成分或梦想的色彩。对黄宗洪来说从事农业科研、与泥土相伴一生那是关乎梦想和信仰、可以一展抱负的幸福。

出生于思南县农村的黄宗洪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从记事起就常常看着大人们风里来雨里去、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那几亩土地上刨食吃。一年下来尽管苦熬苦做但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乡亲们还是要忍饥挨饿。“一定要让乡亲们吃饱肚子过上好日子”的念头在他的心里扎了根并成为一生难以割舍的情结。

恢复高考那年黄宗洪毫不犹豫地填报了贵州农学院农学专业。因为他明白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农村、改变农民的命运。1982年毕业后来到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从事水稻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黄宗洪满腔热忱俯下身子一干就是30多年。

科研工作是辛苦、寂寞的尤其水稻育种更是一件细致、复杂又累人的活儿——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繁多的调查项目必须如期完成——

比如观测务必要在特定的季节亲到田间观察和纪录成百对亲本材料的生长情况。工作量大耗时较长常常要迎着晨曦、踩着露水下田;

比如做杂交由于样本量大需要一鼓作气赶在父母本植株盛花期内完成授粉。而待完成工作后常常已是下午3点左右了;

比如制种不管正季在省内本地还是冬季在海南三亚育种者都必须在最热的中午12点到下午1点这一时段亲自参加田间赶花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便获得更多种子;

……

谈起育种工作的艰辛黄宗洪说:“每天面对上千份材料细微观察它们的变化也许别人觉得很枯燥、很繁重但我觉得水稻就像自己的孩子为它付出再多也愿意。何况我们搞科研的下地种田是奔着一个个问题去的。每当解决一个问题就感到自己离梦想、离目标更近了一步那种感觉是无与伦比的。”

在追梦的路上黄宗洪幸福地挥洒着激情与汗水。寒来暑往他忙碌的身影犹如迁徙的候鸟从黔山内陆的省农科院水稻所再到三亚“南繁基地”的试验田育种、收种再育、再收……

“那次在南繁一天要搞四五百个组合的普测。我和他干脆就选择住在试验田附近一个部队废弃的营房里一日三餐只能吃光面没有佐料的。”笑谈往事与黄宗洪相处了20多年的同事、现任贵州省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的向关伦至今还叹服不已。

“记得那年我和他在海南基地搞育种有一天晚上我俩巡查完田里的输水情况后我一时有些感慨对渺茫的前途有些悲观起来。当时黄宗洪老哥子一番诚恳的话让我至今难忘。他说:‘第一我现在年纪比你大目前也没做出什么成绩不过我相信我们的研究方向没有错;第二我们搞农业的就是要耐得住寂寞看准一条路就要锲而不舍地走下去。’事实证明他看准了我们成功了。”如今已是贵州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的陈文强说起往事同样感佩至深。

坚持与坚守的辉煌

任何一项科研成果的获得不仅需要量的积累和沉淀有时科研工作者自身的认识与坚持才是取得成功更为关键的内在因素。

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贵州农科院水稻所的发展陷入困境没有项目没有经费人心涣散。就连正在进行的新型两系杂交稻的研究也因为缺乏经费而被迫叫停。

这可是一项有着超级稻潜力的、适应贵州地域气候特点的杂交水稻品种的研究啊!如获成功对相关的一系列课题、对提高贵州的粮食产量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这项研究被迫停止黄宗洪心痛不已好长一段时间和课题组的同事提起这个项目时眼里还含着泪花。直至“九五”期间黄宗洪主持了“863”计划两系法杂交水稻中试委托研究课题、贵州省水稻育种攻关等项目的研究这才解决了困扰达两年之久的经费问题。

终于有机会将没有完成的项目进行下去了。黄宗洪和他的团队铆足了劲接连取得了一系列不俗的成绩:

2001年他主持的水稻育种攻关项目通过贵州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同年他参加的“贵州省两系杂交稻种子生产技术规程研究”项目通过验收其制种单产达到265.05公斤达到和超过了当时三系杂稻的制种产量水平。

2003年他参加选育的“两优363”获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这是贵州省第一个通过国家级审定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新品种。袁隆平院士品评后亲笔写下“该组合的米质可列为高档优质米”的评语。

2004年他参加研究制定的“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规范”和“优质两系杂稻两优363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规范”获得发布实施。

2005年他主持的贵州省“十五”重大农业科技攻关项目“水稻优质、高产、抗逆新品种(组合)选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2007年黄宗洪将20年间承担并完成的19项国家级和省级项目进行组装后申报研究成果获得了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这就是“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及优质稻米产业化示范”项目。项目共选育三个两用核不育系五个两系杂稻新组合其繁殖、制种、推广和优质米产业化示范四项总产值35亿元新增产值4.68亿元取得了极其显着的经济社会效益。

2011年黄宗洪主持选育的“金优785”品种亩产达967.3公斤在丰产项目测产验收会议上袁隆平院士评价说“仅仅实施一年就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出乎我的意料”。

2012年2月“金优785”获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成为当年国家认定的13个超级稻品种之一。

2013年黄宗洪课题组选育的“健优388”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国家审定公告该品种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的中低海拔籼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2014年黄宗洪参加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国家由袁隆平院士领衔主持)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除了育种黄宗洪还致力于另一个科研领域——栽培技术的研究。他主要参加研究完成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及优质稻米产业化示范”、“贵州省望天田水稻耕作与栽培技术”、“优质高产中籼水稻新品种金麻粘的选育及栽培技术”、“强耐寒性迟熟杂交稻I优4761的选育与应用”、“超级稻Ⅱ优明86的示范推广”等研究项目先后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和农业部丰收计划二等奖等。

“只要你专注于这片土地你的收获就会很多。”黄宗洪感慨地说。作为贵州省“十五”和“十一五”水稻育种攻关项目的首席专家他主持选育了多个杂稻新种累计在省内外推广应用水稻自育品种面积达1000余万亩增产粮食5亿多公斤新增效益7亿多元。

天柱县高酿镇隆寨村的稻农姚启宇说:“我们种了黄院长他们的新品种连续好几年单产都在800公斤以上。现在根本不用担心吃饭的问题。”贵阳市近郊东风镇头堡村稻农马必金说:“原来我也不相信第一年单产能达到900公斤结果连续种了三年单产都在900公斤以上。”

一路耕耘一路收获。专注于这片土地倾情在种子的世界里黄宗洪不仅圆了自己的梦想同时也收获了一个多彩的人生。他们的研究成果先后荣获贵州省改革开放30年入围事件奖、贵州省2007年十大影响力事件提名奖、贵州省“十一五”农业科技十大成就奖。

面对成绩和荣誉黄宗洪始终强调:“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这些成绩的取得首先离不开上级部门的关心与扶持再就是离不开整个团队成员的团结与协作。”

职责与使命的担当

无论身处何处不管是科研第一线还是行政领导岗位黄宗洪始终心系农业发展他关注的目光常常聚焦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上。

2002年黄宗洪当选九三学社贵州省委副主委随后又担任了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贵州省政协常委等职务。他的工作除了科研之外又增添了一项参政议政的新课题。

“育种杂交技术和参政议政工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黄宗洪时常告诫自己身为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省委的领导班子成员既是荣誉更是责任。自己唯有端正态度虚心学习认真对待才能不辜负组织的期望和广大九三社员的信任。

初期他参政议政的内容和关注的目光更多是熟悉的农业老本行:如组织九三学社贵州省委农业委员会社员开展调研并撰写了“关于推进我省地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与产业化应用的建议”;如提出“关于推进贵州马铃薯加工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强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建议”、“关于解决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及审定工作经费的建议”、“对我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建议”、“喀斯特山区社会发展与粮食安全问题”等一系列提案和建议;如代表九三学社贵州省委与省长座谈建言农业发展问题……

2012年黄宗洪当选九三学社贵州省委七届委员会主委、政协贵州省十一届常委;2013年当选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十三届中央常委。随着职务的晋升他肩上参政议政的担子更重了需要关注的内容和涉及的领域也更加宽广。

源于科研工作者一贯求真严谨的作风每一次民主协商活动黄宗洪都认真对待不敢有一丝马虎和懈怠。2013年6月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曾率队来黔就协商民主建设课题进行专题调研黄宗洪在发言中再次直言不讳披肝沥胆:从主体意识到体制机制从程序保障再到载体渠道不仅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而且提出的建议和解决方案都极具操作性。为了这次座谈刚刚出差回来的黄宗洪顾不上休息一头扎进发言的准备工作中仅了解调研情况、查阅相关资料就足足花了一天一夜的功夫才完成。

从科研工作到行政领导岗位黄宗洪始终踏踏实实地至情至性地体验着人生的起承转合;从专业技术领域再到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政治协商黄宗洪一路认真思考着、努力学习着同时也勇敢地承担着。

“一定要让乡亲们吃饱肚子”如今在专业领域黄宗洪早已实现了自己当年的梦想;而“让农民过上好日子”的心愿随着人们幸福指数的攀升他仍在继续追寻着新的梦想。

“科研攀登无止境在水稻育种研究上我认为还可以追求突破再创新高;在党派工作中参政议政献良策民主监督谏诤言这是我的职责所在为此我将不遗余力竭尽所能。”黄宗洪清楚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梦想和责任集于一身科研与参政议政二者兼顾。他正踏着坚实的跫音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