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农资市场:种子有"说道" 专家来把脉

黑龙江日报3月21日讯 记者在随同农民购种的过程中,发现农民们在选种过程中经常困惑于一些专业术语,如农作物种植的积温带,适应区域等等。前文中的老姚就对记者说,你就说这第一积温带、第一积温带上限,到底有啥差别,说实话,现在的种子专业性太强,一字之差就可能差之千里,还真是有些云里雾里,要是有专家给支支招儿、把把关最好了。

对于他们的困惑,记者进行多方采访,希望能给他们一剂因地制宜的良方。农业专家告诉记者,近些年由于气候、气温的变化而导致积温带区域划分的改变,而种子也必须“接准地气”。

积温渐变催动种子升级

针对每个农作物品种都提及的“积温带”问题,记者专门向省种子管理局种业发展科了解情况。该科室王科长介绍,目前我省沿用的积温带地图已经有20多年之久了,可以说,如果选种只参照这个积温带图表会有一定的误差,为此,我省气象部门根据气温变化研究出了新的积温带图表,但是尚未投入使用,因为根据国家气象部门要求,30年才能更换一次。

省种子管理局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说,就我省来说,共划分为6个积温带。以玉米为例,最多只能种到第五积温带,因为低积温带达不到成熟所需的积温。一般来说,一个积温带区间在200℃,如第一积温带常年有效活动积温在2700℃以上,第二积温带有效活动积温在2500℃~2700℃。但如果有“上限”字样,则表示该农作物品种需要的积温范围必须控制在100度以内。如第二积温带上限,则说明这个品种需要常年有效积温在2600℃到2700℃之间。

王科长还解释说,我省积温变化大,有的地区即使隶属于一个县但可能分属两个积温带,根据“上限”和“下限”标识能够更加精确地确定种子适应区域,可以说,两字之差便是地域之差,这就要求广大农民朋友要仔细计算积温是否符合种子的成熟期。以上这些情况都充分表明了准确的积温带图表对于种子健康生长是十分重要的。

东北农业大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方面的教授杨德光对此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积温带区域的划分确实存在变化,仅近五年的变化就不小,但积温带的变化不意味着必须要推陈出新,将其重新划定。如果轻易改动,农民就会出现认识混淆,通俗地说就是会乱套,毕竟这么多年来,农民对积温带和自己所处的位置的认定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只要从种子的改良做起就可以了,让种子去适应已经变化的积温带区域。并且种子管理部门每年都会对积温带做大量区域性的实验以及大型的生产实验,因此关于种子对地域的适应性、抗药和抗病的能力还是有据可查的,也就不必担心积温带的变化导致种子的不良反应,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当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积温变化的测定工作是必须要做的,因为种子的升级和改良后的适应能力完全是以这些基本科学数据作为参考的。

新旧种子审定严格有序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农民朋友对新旧种子总有种“进退两难”的感觉。专家对此表示,农民朋友不用过分担心,国家对此都是有相关法律保护的,因为新旧种子的经销权限是有明确规定的,经销禁售的旧种子是违法行为,而新种子如果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农民一样可以通过消协、法院或是其他仲裁机构进行维权。

王科长介绍,农作物品种的审定有国家级和省级两种审定标准,就全国范围内来说,通过国审的品种在一些南方地区,气温变化不大的省份可能适用于五六个省。但是我省气温变化明显,所以每年都要进行省审,这一过程就包括新的品种的审定和旧的种子的退出。一般来说,一个新品种的审定至少要有3年的跟踪观测。而对于已经审定完并且投入耕种时间较长的种子再进行重新审定,这些信息都会以公告的形式发布在黑龙江省种业信息网上。简言之,只有经过审定的种子才允许在市面上销售。比如说,2014年公布淘汰的种子,只允许销售商在一年内销售库存,2015年就不允许再进行销售了。他还介绍,从每年的新品种审定看,种类一直较为平稳,没有忽多忽少的大范围变化。

对于如何鉴定所购买的品种是否进行了审定,王科长说,可以在种子包装袋上找到信息,如包装标准、审定编号、生产编号以及经营编号。王科长介绍,每年备春耕期间,特别是种子销售旺季,他们作为行业管理部门,都会到我省各地市的种子销售点进行督导,目前全省的6个工作组已经在各市县进行严格的督导行动。

同时,杨德光教授也告诉记者,据他所知,目前国家新的《种子法》正在酝酿之中,将对种子品种审定更加严格,对经销商和连带单位都会实行问责。

多方保障助力种子安全

杨德光教授告诉记者,现在,农民在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都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大力关注与扶持,农民朋友应该更好地利用这些平台。据记者了解,每年农民春耕选种之际,农科院的“春雨行动”,质量监督部门的“春雷行动”,工商部门的红盾护农行动等等,都在为农民春耕购种和其他农业生产行为架起了一道安全屏障,为农民维权提供了便利。

记者从省质量监督部门了解,质监系统每年都会组织“春雷行动”,在保障农资安全的同时,也重点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其他的难题。成立执法小分队,全面开展农资执法检查;组建多支农业标准化宣传队,深入推广普及农业标准化,为农民提供种植、养殖技术服务;成立多支重点产品专项整治队……此外有的区级质量监督部门请专家现场“测土配方”,免费为农民检测耕地氮磷钾的含量,并现场接待农资打假投诉、提供法律和法规咨询服务。杨德光教授说,“除了靠政府护航,农民自己也应该进一步加强种植知识、提高购种的辨识能力以及维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他还特别提到,“农民朋友应再多走出一步,即培养农作物种植保险意识,最大限度规避风险。”记者采访中在与哈市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攀谈时也了解到,现在针对农业方面的险种越来越健全,如果有条件或者想给丰收提供双重保障,建议农民为农作物上一份农业保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