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丰科技工程助力江西粮食“十连增”

导语·中国大田网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江西农业大学等单位依托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取得了重大创新成果和巨大社会、经济效益。为江西连续十年粮食增产做出了贡献,对促进长江中游东南部双季稻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重大作用。

2014年1月,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江西农业大学等单位依托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取得的《长江中游东南部双季稻丰产高效关键技术与应用》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同时,项目取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制定双季稻丰产高效栽培相关江西省地方标准4项,出版专著5部。

该项目针对长江中游东南部区域气候生态特点易造成双季稻前期早发难、中期成穗率低、后期易早衰等问题,采取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农技推广部门以及粮食主产县、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相结合的产学研用联合形式,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取得了重大创新成果和巨大社会、经济效益。创新形成了双季稻前期早发与精确定苗关键技术,建立了双季稻盘旱育秧抛栽基本苗公式;突破了双季稻中期控蘖壮秆关键技术,研发出控蘖效果显著的水稻复合控蘖剂和不同熟期品种壮秆的肥料运筹技术;研发出能显著减缓功能叶衰老的水稻防早衰剂,提出了双季稻"前防后治"防早衰综合技术;揭示了双季超级稻超高产栽培产量形成机理;创建了双季稻"早蘖壮秆强源"、"三高一保"两项栽培技术模式。成果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项目技术推广应用采取科、教、农、企(户)紧密合作,土肥、栽培、植保、农机等多学科联合,超高产田、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同心圆式"逐级带动模式,通过选派科技特派员、科技人员驻村蹲点、建立专家大院等多种途径,采取建立"农技部门+公司+基地+农户""农技部门+种粮协会+种粮大户"等多种推广模式,利用各级媒体、墙体标语、农事日历、农技明白纸等媒介,开展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并辐射到周边的安徽、福建、湖南等省。据统计,该技术成果在江西及周边省份总计推广9241.4万亩,新增粮食634.6万吨,新增经济效益111.8亿元,为江西连续十年粮食增产做出了贡献,对促进长江中游东南部双季稻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重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