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大研发新型灌溉技术 实现规模化节水

科学网,2013-02-27

摘要:据了解,中国现有常用节水灌溉方法包括渠道防渗、喷灌、微喷灌、渗灌和滴灌等,均为人为控制灌溉时机和灌水量,属于“被动式”灌溉模式。

华中科技大学2月26日公布:该校历时十多年研发出痕量灌溉技术,打破了农作物“被动式补水”的全球传统灌溉模式。

据了解,中国现有常用节水灌溉方法包括渠道防渗、喷灌、微喷灌、渗灌和滴灌等,均为人为控制灌溉时机和灌水量,属于“被动式”灌溉模式。

华中科技大学痕量灌溉研究中心主任诸钧介绍说,痕灌依靠毛细力作用自动调节水分供给,只湿润作物根系周围土壤,使作物根系周围的土壤水分含量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痕灌技术的核心节水部件——痕灌控水头,由具有良好导水性能的毛细管束和具有过滤功能的痕灌膜组成,控水头埋在作物根系附近,感知土壤水势的变化,为植物实时供水。5年多的田间应用试验表明,该技术比目前效果最好的滴灌技术还可节水50%左右,未来有望替代滴灌,并在滴灌无法使用的广大地区获得应用。

诸钧介绍说,该技术现已在北京、新疆、内蒙古、广西等地的1800亩露地及120座温室中完成了中等规模试验示范。日前,北京市农委组织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对痕灌技术进行了鉴定,结论为它在节水效率、抗堵塞及无需动力抗堵塞性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专家还认为,中国是受沙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痕灌技术还是治理沙漠化的有效方案。痕灌技术能按照植物耗水规律适时、适量、均匀而又缓慢地供水供肥,没有蒸发或渗漏损失,且能够使植物根系层土壤长期保持在最佳水分、通气和养分状态,特别适合在过去无法栽培植物的环境中使用。由于痕灌耗水量少,铺设距离长,只需很少的外部能源辅助,该技术就可以在大量因干旱而不能利用的荒地的地区进行农业及林业种植与开发,从而恢复甚至增加可耕地面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