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顺和:半个世纪的小麦情缘

扬州日报,2013-02-23

人物名片
姓名:程顺和
身份: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室主任、著名的小麦育种专家
荣誉: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他,长期从事小麦品种选育研究,主持育成一批优质高产扬麦系列小麦新品种。他,实现了我国长江下游麦区第三、四、五、六次品种大面积更新换代,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南方麦王”。他,就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室主任程顺和院士。

昨天上午,在2012年度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他荣获江苏最高科技奖——江苏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随着社会的发展,粮食安全的含义也在与时俱进。”程顺和说:“我们的小麦育种工作,过去的着眼点是‘高产、抗病’,现在更强调加上‘高效、环保、营养’,我们科研团队的管理水平、学术水平、技术水平都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让中国农民多增收、快致富。”

对待科研:“高标准,严要求,赶潮流”

多年来,程顺和一直抱着“高标准,严要求,赶潮流”的态度对待工作。在四十余年的科研工作中,他始终在小麦遗传改良工作的第一线,创新提出“不断提高育种材料基因库整体水平”、“鉴定抉择时综合性状协调点”、田间选种“前期看长势,后期看熟相,考种看籽粒”等一系列获得全国同行专家好评、行之有效的育种观点和方法。

2005年,程顺和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对于程顺和而言,荣誉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鞭策。作为一名院士,他深知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他的目光必须更具前瞻性,视野必须更具全局性。

现代生物技术等新技术取得迅猛发展,程顺和一直在思考如何把它们应用于传统育种,使后者提高效率取得突破。他提出构建“以广适高产育种为基础,滚动回交结合遗传标记的聚合育种为先导”的育种体系的思路,以广适、高产、优质(中筋、弱筋、淀粉品质等)、多抗(抗赤霉、白粉、纹枯、黄花叶等病害、高温逼熟、冻害等逆境)为目标,结合分子生化标记、双单倍体培养、转基因等新技术改良小麦品种。   

对待工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972年,程顺和被调到扬州农科所,专门从事小麦育种和栽培。育种是一项极其艰苦、繁重而周期又很长的工作,每年从秋播到夏收漫长的9个多月中,不管风吹雨打、烈日酷暑,都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在田里观察、记录、测试和对种子进行考察。程顺和说:“为了寻找小麦育种的突破点,当时我长年累月泡在试验田、温室和实验室里,每个生长周期都要在浩如烟海的小麦材料中观察记录、选择鉴定。”程顺和的同事回忆道:“那时候,到了小麦生长后期,他更是从早到晚工作在田间地头,甚至在购置新的住所时也将‘最靠近试验田’这一因素放在首位考虑,为的就是能方便常去田里转转。”

程顺和先生经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回报,参与和主持育成对我国粮食增产发挥重要作用且多次受到国家表彰的扬麦系列小麦品种18个。其中扬麦3号、4号分别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扬麦5号、扬麦158分别于1991年、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扬麦5号的育成,使小麦单产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扬麦158的育成,初步解决了世界小麦育种广适高产与抗赤霉病相结合难题……

程顺和,1939年9月生,江苏溧阳人,1958年至1962年就读于南京农学院,1962年至1966年任江苏省泰兴县稻麦良种场技术员,1966年至1972年在江苏省扬州农业学校任教,1972年至今历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农艺师、室主任、副研究员、研究员,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2日上午,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2012年度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程顺和院士获得“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虽然程顺和院士已74岁高龄,但他依然坚持在一线工作,天天上下班;他的这种对育种工作满腔的热爱让人动容。昨晚,记者专访了程顺和院士,他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有意义”。

最高兴不是获奖 而是自己成果得到推广

记者:这次您获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有什么样的感受?

程顺和:过去从事小麦育种是凭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以及对科学的追求,但这些年来我慢慢意识到,要从国家的需要出发,从国家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经济安全出发。

获得这个奖,说明国家对我以及我这个育种团队工作的认同。这个奖,对我和我的团队是一种激励,激励我们把现有的工作做得更好、更加有意义。

其实,作为一个小麦育种工作者,我最高兴的事情不是获奖,而是看到我们育成的优秀小麦品种得到推广,这不仅表示人们对我们的认同,还意味着同样的土地可以生产出更多的粮食。

品种改良很有意义 曾趴在冰冷麦田里观察

记者:我知道,您从事小麦遗传育种工作已50个年头了,虽然现在已74岁了,但依然坚持在一线工作,天天上下班,是什么促使您坚持这样忘我去工作?

程顺和:高中毕业时,我就想一辈子能做点有意义的事情。那个时候思想很简单,不像现在毕业后首先想的是谋一个好的职业。

对我而言,对小麦进行品种改良,虽然很累,但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在田里选种的时候,从早上天蒙蒙亮一直站到天黑,站不动了就跪在田里、坐在田里;冬天,要在田里观察小麦的生长发育情况,天很冷,但看小苗必须要趴在地上。

现在我们国家需要搞农作物育种、农作物遗传改良的科技工作者,需要我们帮助解决一些问题,如人多地少的问题,这需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而这里面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我们解决,产量问题、农作物抗性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做。于我而言,我有多年工作积累下来的有效的经验、观点,虽然年纪大了,但还能为国家多作一点贡献。

科学地干,大胆去干 最重要是做好本职工作

记者:在育种工作起步阶段,是非常艰难的,特别是资金方面,当时面临一些什么样的困难,又是怎么去克服的?

程顺和:过去的年代里面,整个社会都困难,三年困难时期,吃饭都吃不饱。就我个人而言,有一些幸运。记得那个时候我到一个农场去,有一个比较好的工作条件,至少吃得饱;而且按照科学的道理去干,有什么想法就可以大胆去干,这对我们科技工作者而言是很舒心的。

当然,条件跟现在没得比,很差。不过,不管什么样的困难,人总是要去努力适应。而且,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设“程顺和奖励基金” 临时工也一样能获奖

记者:您在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设有“程顺和奖励基金”,为什么会设立这样一个基金?

程顺和:这个基金是我设立的,后来所里匹配的。我们要把科学研究搞上去,首先要有一个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究竟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差的;究竟我们向谁看齐,是向有成就的人看齐,还是向偷懒的人看齐、向投机取巧的人看齐?现实中恰恰就有一些人把埋头苦干的人看成是呆子,而把投机取巧的人看成能干,因此我就想到了鼓励,只要你做出了成绩,埋头苦干,我都给予奖励,不管他是临时工还是干部;第一批获奖的人里面有一个人还不是我们小麦研究室的员工,但他对我们小麦育种出了好点子,我也给他奖励,以这种方式来激励他们。

另外,设立这个基金还想树立一种风气,弘扬一种文化,倡导一种向上的进取的精神。正是出于这些考虑,我拿出了10万元设立了这个基金,后来所里又配套了一些钱。

至于什么时候退下来 现在还没有时间表

记者:有没有给自己设定一个退休时间表?

程顺和:我从1962年开始育种工作,今年已是第五十一个年头了。现在我74岁了,年纪大了,肯定精力上稍微差了些,但身体还行,我还会继续坚持做下去的,至于什么时候退下来,现在还没想过这个问题。毕竟,干了这一行,干习惯了,很有感情。其实一般人都这样,一辈子都做一行,即使说话,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 记者 向家富

【程顺和研究成果】
育成品种累计种植6亿亩以上  增产粮食200亿公斤

程顺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小麦育种50年来,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及省重大攻关等40多个项目,参与育成扬麦3、4号和主持育成扬麦5号、扬麦158、扬麦9、10、11、12、13、14、15、16号等。其中扬麦3、4号分别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扬麦5号、扬麦158分别于1991、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扬麦5号的育成,使小麦单产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而扬麦158的育成,初步解决了世界小麦育种中广适高产与抗赤霉病、白粉病相结合的难题。扬麦5号和扬麦158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末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育成品种累计种植6亿亩以上,增产粮食200亿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近300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下游小麦品种第四、五、六次大面积更换的主体品种。

程顺和先后提出“提高育种材料基因库整体水平”、“综合性状协调点”、“同一地点创造不同生态条件与多点鉴定相结合的广适性育种方法”、“品种育成初期存在遗传性状再加工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构建广适高产育种为基础,滚动回交聚合育种为先导的育种体系”等一系列小麦育种理论,先后发表过《小麦育种策略探讨》、《我国小麦品种遗传改良的主要成就与展望》等论文30多篇和专著一本。

目前,程顺和研究员正根据“构建广适高产育种为基础,滚动回交聚合育种为先导的育种体系”的思路,以广适、高产、优质、多抗为目标,结合分子生化标记、组织培养、转基因等新技术,在小麦品种改良方面为提高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开展着卓有成效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