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粳稻特异种质的创制与功能鉴定”通过省级成果鉴定

2014年2月22日,我院作核所主持完成的“晚粳稻特异种质的创制与功能鉴定”成果通过我院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成果原创性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居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该项成果采用理化诱变技术,对浙江省大面积推广的嘉花1号、浙粳22等晚粳稻新品种进行诱变,创制了浅黄叶、黄叶、花斑叶、双剑叶、矮秆、多蘖、散穗、短内颖、内颖弯曲、大胚、新粒形、木质素合成、迟抽穗、衰老和雄性不育等晚粳稻特异新种质。鉴定了新发现的控制粒形(Bsg1)、内颖弯曲(Ccp1)、大胚(Ge)、衰老和雄性不育(Sms1)等性状的功能基因。Bsg1编码DUF640蛋白,通过调控细胞分裂和扩展影响粒型;Ccp1通过参与Polycomb complex实现对花器官发育的表观遗传调控;Ge和Sms1分别是调控胚/胚乳发育和细胞壁合成的重要因子。 创制的晚粳稻黄叶、浅黄叶、紫叶等彩色稻种质,已用于休闲观光创意农业种植;大胚、双粒等新种质已应用于不育系选育和高产育种。发表相关论文1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件,其中1件已授权。(作核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