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种子“发芽”有多难:培育六七年仿冒仅几天
“种子行业是改革最晚、最难、最滞后的一个行业改革任务十分急迫必须加速推进。”在讨论发言中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登海用三个“最”来形容种子业的现状。
李登海说近年来我国种子企业品种研发能力明显提高自主研发选育了一批优良品种。但是套牌侵权制假售假问题依然突出在个别地方还有愈演愈烈之势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种子市场秩序也严重损害了品种权人的权益挫伤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这一观点引起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冠丰种业科技公司董事长方才臣的共鸣:“我敢说市场上三分之一的种子都是假冒的。”
方才臣介绍说目前我国蔬菜种子60%靠进口玉米种子、大豆种子也依赖进口。作为粮食安全的源头种子业目前面临不少困境。
“为什么我们培育不出更多好种子?因为种子企业科研热情不高。为什么大家科研热情不高?你辛辛苦苦花六七年培育了一个新品种结果别的小公司只需几天时间就把你的成果‘拿’走了新种子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不乐观。”方才臣有切身的体会。每年该公司研发的新品种都有被冒用的。
为此公司成立了法务部专门负责打假。有好几次打赢了官司可对方只是小公司或者经营部又没有赔付能力。经过几年的打假方才臣感觉没“意思”了:取证难、鉴定难、胜诉难、执行难很多时候打假是得不偿失。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圣丰种业科技公司董事长王书平认为中国种子企业普遍起步较晚。“我国种子企业小、弱、散研发的品种多但真正形成市场竞争力的品种少。”他说中国有种子企业六七千家但真正实力雄厚的企业很少。像美国的种子企业年销售额十几亿美元的不罕见而我国年销售额过亿的不大多。更重要的是我国的种子企业投入的科研力量严重不足使得产业发展后劲“难以为继”。
违法成本低维权成本高种子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影响了种子企业的科研热情导致了假冒种子“横行”。方才臣对近年来国外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并且已由蔬菜种子渗透到主要农作物种子的现状十分担忧。他建议应该从加大种子新品种的保护力度行政执法机关应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让种子市场进一步规范。李登海则建议靠企业自身力量打假不现实应在刑法中增设侵犯植物新品种罪用刑法的威慑力来确保种业的安全。
(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