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育种专家——张思文
在陇南大地上,广大农民对良种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们称赞说,是小种子撑起了高效农业发展的重担,帮助千家万户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这中间,人们首先津津乐道的是张思文和他创造的辉煌业绩。
张思文生前先后任成县良种场技术员、农艺师、场长,为成县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委员会常委,在种子战线奋斗了整整四十多个春秋。
1950年,新中国刚刚在庄严的礼炮声中诞生不久。就在这一年,小麦锈病在全国范围内严重流行,小麦生产遭受巨大损失。周总理立即指示农林部召开全国小麦锈病综合防治研究会议,并成立了防治委员会,研究防治小麦锈病的对策,其中以选育抗锈良种为主要途径。
当时,张思文尚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人,在省城兰州一农业科研单位当园艺技工。对周总理的指示,他铭记在心,决心刻苦学习,认真钻研,立志投身抗锈小麦良种的研究工作。从1958年开始,即踏上了漫长艰苦的作物育种之路。
1966年初,张思文调到成县良种场专门从事良种培育工作。从这时起,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抗锈新品种的试验。他大胆地用南斯拉夫冬性品种特德与东德冬性品种牛朱特进行杂交,再用杂交后的第一代作母本,与当地表现较好的春性品种“68—93”作父本杂交。经过连续7年的反复试验,终于培育出了抗锈性强、产量高的冬小麦品种“成良1号”、“成良6号”。通过繁殖推广,这些品种亩产比当地其它良种增产百分之十五至百分四十,川地平均亩产七百七十五斤至八百斤,最高亩产达到九百斤。在高寒山区,亩产也在四百五十斤到五百斤左右。
“成良”以其强大的生长优势和增产性能赢得了广大农民的喜爱,在陇南、陕南、川北的一些地方“安家落户”了。1982年,仅这些地区十二个县的不完全统计,种值的“成良”品系就达一百七十多万亩。
在培育“成良”品系的同时,张思文还暗暗探索着一种难度较大的试验---用普通小麦与野燕麦远缘杂交育种。
从多年的实践中,他观察到当地田间有一种野生燕麦,抗寒抗旱力强,对条锈、叶锈、秆锈和白粉病、赤霉病高度免疫。这时,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在张思文脑海里萌生:小麦是人们生活的必须品,能不能用野生燕麦和普通小麦进行杂交,然后从变异体中选出抗病、经济性状优良的理想品种用于生产,增产效果不是会更好吗!他思索着,探索着,一个新的希望在他的心头点燃。
为了探索普通小麦与野生燕麦远缘杂交的奥秘,张思文如饥似渴地阅读作物栽培、小麦育种等专业书籍。先后通读了《普通遗传学》、《植物抗病育种》、《米丘林遗传选种与良种繁育学》、《作物的远缘杂交》等大量书籍和遗传学方面的报刊,懂得了农作物远缘杂交的基本原理。从1971年开始,他选用本地燕麦作父本,用普通小麦作母本,进行远缘杂交。每年四月中旬,是小麦、燕麦的盛花季节,张思文在田间仔细观察、记载,选择亲本,进行人工去雄授粉。每天天一亮,他就下地,胸前挂着小剪刀、摄子、小线,口袋里装着纸袋、酒精等用品,先做剪颖去雄等工序,上午九时进行授粉杂交。他起早贪黑,不管烈日曝晒,也不管刮风下雨,总是辛苦操作,一丝不苟。经过艰苦努力,他用二十六个小麦品种与小燕麦反复多次杂交,可喜地测定出“甘麦8号”、“甘麦35号”、“660558”、“墨巴”等五个小麦品种容易接受小燕麦的雄性花粉。这些与小燕麦杂交的小麦品种,张思文称之为小麦“桥梁”品种,他把不易与小燕麦杂交的小麦品种,再用小麦“桥梁”品种杂交,然后利用它们的第一代或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再同小燕麦杂交。这样反复杂交后得的杂种,经过人工加倍它的细胞染色体就变成了异源八倍体小燕麦原始品系。在此基础上,张思文连续进行了四代回交,从第五代开始自交,自交后出现了“疯狂分离”。他又从分离体中进行个体选择,终于培育出了第九代品系“7138—330”,又名“小燕330”。
“小燕330”的培育成功,在陇南地区小麦锈病防治研究 上揭开了新的一页,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和省农科院组织的陇南地区小麦品种布局联合考察组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向全国进行推荐。
张思文培育的“小燕330”和“成良品系”为国家和人民创造了财富,党和政府也给了他很高的荣誉:1982年7月授予他农艺师职称;同年11月,他光荣地出席了省劳模大会,被授予“甘肃省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
他,就像一颗尘封土埋的明珠,虽已湮没无闻,但仍然闪耀着光芒。
(宋佳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