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浸种催芽要“五防”


防浸种时间不足。稻种吸足一定水分后,体积膨胀,细胞改变原来的休眠状态,开始伸长和分化。浸种时间的长短,要根据水温的高低而定。当水温10℃时需90小时才吸足水,需浸种三至四天;当水温达到30℃时需40小时,浸种一至二天即可。浸种时吸水不够,种谷出芽就不齐,但也不能浸种时间过长。催芽时仍需保持稻种足水状态,以种皮湿润,谷堆不见明水为宜。如种子缺水,根长芽短;水分过多则芽长根短,达不到根芽同长的壮芽要求,从而影响催芽整齐度。

防种子露白前过多翻动。发芽所需要的最适温度为30℃~32℃,最高温度为40℃。低于最低温度时萌芽缓慢,甚至停止,时间过长会引起烂种;高于最高温度时则发芽受阻,且有“烧芽”的危险,所以催芽时要严格掌握温度。如果种子露白前过多翻动导致谷堆里热气散失,达不到催芽所需的适宜温度要求,不利于出芽。一般是破胸前温度宜高,破胸后应立即降温,保持30℃~32℃适温。因此,浸种结束上堆后10多个小时不宜翻动,让其保温催稻种露白。

防淋水过多。淋水过多,会造成谷堆里缺少氧气,不能满足芽谷的呼吸需要,产生酒味,谷壳外面发黏,造成出芽不快、不齐和不壮。要保持谷堆内湿度适当,一般谷堆表面的谷壳不发白,就不需淋水,始终保持种谷既潮湿而又轻爽的状态,达到湿度与供氧协调的要求。

防露白后不及时检查。露白后要勤检查,根据温度情况及时翻堆和适当淋水。最好在稻种中插1支温度计,定时查看种子温度,以防出现40℃以上的高温而发生“烧芽”现象。

防芽谷不炼芽。稻种催好芽后,如果播热谷下田,容易“伤风感冒”,影响成秧率和壮苗率。因此,齐芽后,应摊薄炼芽一至二天,使谷芽逐渐适应环境的转换。 (忆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