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小麦育种专家周晓东:高产量饱含正能量


“从北大荒到海南岛,一路风景一路情,粮食高产没有休止符,传播正能量始终在路上,祝愿农民兄弟又是一个丰收年!”这是2014年春节,周晓东在给友人的拜年短信中写下的话。

周晓东1987年11月入伍,先后任农场生产管理排战士和小麦技术员,1990年3月退伍至今, 20年如一日,潜心研究春小麦育种和相应的农业高科技,三次参加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进行太空育种试验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他以一颗朴素的赤子之心、孜孜以求的精神,运用科学思维钻研先进技术,致力于小麦育种研究,从一个普通的退伍军人成长为专家、研究员级高级农艺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草根”农业专家,被誉为“军营中走出的袁隆平”。

走出军营成为“草根”农业专家

1990年,周晓东光荣退伍,回到原籍辽宁省沈阳市郊区。面对中国人口多耕地少的现状,选育新品种、提高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出路。返乡创业,就要创办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产业,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思考和调研,周晓东走上了从事选育小麦新品种的科研之路。

在部队农场时,周晓东掌握了一些育种知识。以此为基础,他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他曾多次拜访农业大学、农科院的农业专家,请教育种知识。专家们被这个退伍军人的执着精神所感动,从基础知识,到课题研究,手把手地教周晓东。

从那以后,在周晓东的家里,花盆里种的是麦苗,桌子上摆的是麦种,地面上凉台里堆的是麦穗、稻穗、玉米粒,书架上摆的是“农书”。暑去寒来,他似乎和小麦、水稻、玉米捆在了一起。春天,他蹲在试验田里一笔一笔地记录试验数据。夏天,他带着草帽拿着镰刀和专家一起给自己的小麦品种测产。秋天,为了提高育种速度,他背起行囊到海南、云南、四川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南繁加代。为了掌握前沿的育种技术,他自费参加国内外各类农业新技术交流会、研讨班。

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肥沃,与世界盛产小麦的美国、加拿大气候、纬度相似,是春小麦主产区。近年来,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尤其是优异抗旱品种的缺乏,造成了单产和效益的下滑,另外连年种植大豆,重茬、迎茬现象严重,农业的生态环境接近边缘状态。因此,有序建立科学合理的麦豆轮作体系,恢复小麦生产规模是解决东北大豆生产战略安全的最佳途径,也是实现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重要措施。

为攻克小麦育种难题,周晓东一个地区一个地区的搜集育种资源,成千上万份麦种一份份地研究、比较、筛选、淘汰。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他做各种试验100多次,试验数据整整装了几麻袋。最终,他发现了小麦矮基因,又用科学的方法将小麦的各种优异性状有机地集中到一个新品种中来,培育出“铁秆小麦”。

中国著名的小麦育种专家、国家农业部高级顾问、中国农业科学院原作物所所长杜振华教授对“铁秆小麦”的评价:“了不起!矮秆、大穗、抗病,农艺优良性状这样集中的好材料,我还是第一次见。”在国家农业部专家关于中国小麦现状、发展及科技创新问题的报告中,周晓东和他的“铁秆小麦”榜上有名。

■潜心研究育出东北“铁杆小麦”

2004年10月15日,搭载着由周晓东选育的13个品系共计54克麦种的第20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顺利从太空返回。从那时起,他正式开始进入了航天育种阶段。目前,周晓东把太空小麦的优良后代,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已经选出适合东北春麦区小麦新品系1000多份。在建国60周年前夕,他选育出的“铁杆小麦”、“华建60-1”正式通过国家审定,完成了他为祖国母亲生日献礼的心愿。

2005年7、8月间,原东北春小麦主产区黑龙江省克山县遭遇了连续降雨,降水强度和持续时间之长属历史罕见,全县小麦倒伏面积达90%以上,灾情严重。但周晓东在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分院的试验田和解放军沈阳军区某农场种植的150亩小麦“华建60-1”(原“沈春20-2”)品种一株不倒,平均亩产达到800斤以上,成为北大荒的一道风景,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

黑龙江农业科学院克山小麦研究院院长、国家小麦区域试验主持人邵立刚研究员在现场兴奋地说,“铁秆小麦”将来利用价值潜力巨大,并且利用“铁秆小麦”做父本或母本和其他优良性状的小麦进行杂交将会选育出更多的适合东北地区的新品种小麦,这些杂交后代材料目前已进入F3、F4代的选择阶段,这对改良东北地区未来春小麦品种、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个“华建60-1”品种“铁秆小麦”将成为东北春小麦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亲源,已经被黑龙江省农科院等多家育种单位作为小麦育种方法战略性的贮备资源。

周晓东主持研究的生态高效型种植模式,实现了辽宁地区小麦、水稻“一年两熟”的历史性突破。试验数据显示,此种植模式,如在辽宁地区推广,每年可节约灌溉用水30%,相当于又在辽宁建设了一个大伙房水库。同时,每年可提高土地被绿色植物覆盖时间2个月,每年多吸收二氧化碳800多万吨,多释放氧气240多万吨,减少沙尘100万吨。

辽宁省政府网文章公布的信息显示,青年育种家周晓东在辽宁中部的新民市试种的春小麦、水稻一年两熟试验获得成功,实现了辽宁省传统的大田粮食作物一年一熟种植模式的历史性突破。试验数据显示,第一茬小麦平均亩产400公斤,第二茬水稻平均亩产413公斤。亩产比单种一季水稻多200公斤。

在由国家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办的2008年度国家春小麦品种试验总结会上,全国东北小麦晚熟组从2006年开始共有10家育种单位参加试验,共试验14个品系,经过3年的区域和生产试验,能够达到显著增产水平和符合国家新品种审定要求的品系只有2个,其中就有周晓东选育的“铁秆小麦”华建“60-1”。2009年全国春小麦早熟组区域试验,12家科研单位提供的参试品种只有周晓东的“沈太3号”通过验证。

■守望麦田“麦痴”的爱心无国界

20年风雨无阻,18万里足迹殷实。

在周晓东的实验室里,有一张全国“麦图”,上面详细地标着各地年度小麦生产详细情况和变化情况。他采集了各地的小麦标本,形成了拥有2万多份小麦育种材料规模的世界首个私人小麦种源库。

珍贵的小麦资源引起了国际关注。周晓东应邀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作访问学者,还先后受邀赴澳大利亚国家小麦中心、俄罗斯国家小麦研究所、韩国国家农业科学院、韩国汉城大学、匈牙利国家农科院、加拿大等农业研究机构进行学术交流。

在国外,周晓东多次强调自己的想法:“爱心无国界,世界人民的温饱我也有一份责任。中国的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也是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中国人端稳自己的饭碗,就是对世界的贡献。我是中国人,我的成果永远属于我的祖国和我的亲人。中国的公益事业,世界各国人民可以共同受益。”

小麦育种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为农业公益事业,进行专项扶持,由农业科研部门主抓。作为“个体科研户”,周晓东坚持20年把这项公益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给周晓东的褒扬不是在辉煌的领奖台,而是在农民丰收后的麦田里。东北麦区的农民,使用他选育的麦种“以粮代种”,自愿种植,累计增产总量达10亿公斤。每每提到这些,他总是说:“不能光想自己钱袋子,要多想想老百姓的粮袋子。我最不愿意看到的是有一天出现一麻袋钞票买不到一麻袋粮食的局面。”

2012年2月9日,周晓东专程来到黑龙江农垦总局,将自己辛劳20多年收集、整理出的3万多份小麦种质资源,无偿捐给中国小麦主产区——“北大仓”使用。

2008年,一幅有关5·12汶川地震的新闻画面打动了周晓东:一名接受采访的灾区农民对记者说:“最好给我们送一点种子!”周晓东当即决定,无偿捐献最新培育的优质小麦种子5万公斤和相关育种资源,帮助地震灾区恢复农业生产。此时,躺在解放军202医院病床上的雷锋战友乔安山得知这一消息,心情十分激动。他让妻子张淑芹给周晓东打电话,说自己现在没能和许多战友一样去抢险救灾,但要和周晓东一起去灾区送麦种。乔安山出院后与周晓东一起赴灾区,送去了爱心的种子。

2013年4月20日,周晓东在列车上通过手机上网看到了四川雅安发生地震的新闻。得知地震灾情严重,他立即通过多种渠道查到了雅安雨城区的救灾捐赠接受电话,联系好以后,即刻通知家人,把储存在辽中仓库里的一万斤大米通过铁路辗转运往灾区,这也是沈阳东站在雅安地震后收到的第一批救灾捐赠物资。

周晓东所从事的事业关系到每一个中国人,他所有的付出都彰显着正能量。 目前,周晓东正带领着科技攻关人员,在辽宁省沈阳市全面进行东北地区双季水稻推广,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他的梦想即可成为现实。(中国新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