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陈温福院士:端牢13亿中国人的饭碗

访陈温福院士:端牢13亿中国人的饭碗

 

■本报记者 陆琦 原诗萌

作为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中国解决粮食问题必须立足国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要确保口粮绝对安全,水、土、种这三个因素至关重要。”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国家应高度重视耕地质量和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为主体的公益性育种创新体系建设,此外,还须破解当前土地制度和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之间的矛盾。

耕地质量之忧

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国家多年来一直强调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18亿亩只是数量的概念,我们还应关注这18亿亩耕地的质量如何。”陈温福说。

现在中国每年需要一万亿斤左右的粮食,因此不得不强化耕地的产出,导致多年来耕地只种不养。但在陈温福看来,传统农业中的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都是非常有效的养地手段。只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这些方法都已经很少用了。

“养地的措施都没了,剩下的只有拼命施用化肥。这种掠夺式生产导致的后果就是耕地质量明显下降。”陈温福对此忧心忡忡。

目前,中国农区黑土层变薄,土壤沙化、重金属污染等耕地质量问题已十分严峻。“耕地质量问题亟待受到重视。”陈温福建议,应大力支持秸秆还田,实现耕地可持续发展,从而确保粮食安全。

陈温福认为,国家应该给予政策、投入资金,强化秸秆还田,包括秸秆直接还田、碳化还田等,培肥地力,增加土壤可持续生产能力。

种业创新再思考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除了土地质量问题,粮食生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种子。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玉米、水稻和小麦的种子分为两种:常规种和杂交种。陈温福告诉记者,杂交种可以控制知识产权,因此有利可图,可以进行商业化育种;而常规种很难控制知识产权,因此更多是公益性的。

近年来,国务院下发相关文件,要求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退出商业化育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种技术创新体系,并给予企业大量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在陈温福看来,国家提出的这一方向是正确的,但同时也应考虑现实情况。如果片面强调种业公司搞育种技术创新,会挫伤公益性常规育种积极性,也会威胁到中国的粮食安全。陈温福建议,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技术创新体系的同时,也应大力支持以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为主体的公益性常规育种技术体系建设。

事实上,长期以来,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一直是我国育种的主力军。“为了确保近中期的国家粮食安全,特别是口粮安全,国家应该拿出一笔资金设立重大专项,支持以公益性为主的常规育种。”陈温福说。

破解土地制度难题

农业现代化被认为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而发展农业现代化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土地制度。

中国目前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耕地经营单位分割得过小,而现代农业是规模化生产、机械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必须破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生产单元过小和规模化生产的矛盾。”陈温福说。

土地流转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不过,陈温福表示,土地流传可能会造成不利于保障粮食安全的局面,即农田的非粮化。

对此,陈温福认为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通过工业下乡,带动小城镇建设,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实现土地流转的同时,保证粮食安全。

解决农业现代化和当前土地制度矛盾的另一个途径是建立农村合作经营组织。陈温福表示,这一做法同样需要考虑得更为充分和全面。例如,可以赋予农村合作经营组织更多的权力。

“不是没有破解的办法,就看我们敢不敢去破解,想不想去破解。”陈温福说。

《中国科学报》 (2014-03-11 第3版 两会特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