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式”生产,让海藻全身变宝
一年四季都有海藻种植,不仅能生产三大海藻胶产品,还能把海藻渣打造成海藻肥、海藻饲料和海藻膳食……这是记者3月8日在黄岛区的聚大洋藻业集团公司采访中获悉的。据介绍 ,该公司积极与泰山学者、国外知名大学等合作,进行科技创新,实现了海藻全产业链生产利用,尤其是将传统海藻产业模式主要采用的化学技术替代成生物、微波、光能等新技术,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
本土企业海外并购
“靠海吃海”这句老话用在黄岛的海藻产业上也非常合适。不过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主动引进国外先进的理念、技术以及优秀人才,利用海外优质而丰富海藻资源的企业却不是很多。而黄岛区的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公司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记者采访获悉,该集团在自身研发、创新能力的基础上,与国内多家大学、科研院所进行项目合作,优势互补,不断提高其技术创新与研发的水平。
“去年在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合作的基础上,首开与国外知名大学合作的先河,与澳大利亚福林德斯大学建立先进海藻生物联合实验室,对于下步利用新技术、新原料、开发新产品,培养大批研发人才,促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的科研支撑平台。”该集团公司董事长吴仕鹏告诉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0月份,该企业成功并购了澳大利亚的“南澳洲AKP海藻公司”,为建立国外基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吴仕鹏告诉记者,同时产品也会出口到国外去,内销与出口兼备,“实现两条腿走路”。
传统产业引进新技术
记者获悉,在刚公布的泰山学者蓝色产业计划专家名单中,榜上有名的张卫教授便是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公司泰山学者蓝色产业计划专家。据了解,通过新一代绿色海藻精炼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合作,突破新技术,实现对传统海藻加工产业的升级改造。
“传统的海藻产业模式存在能耗高、耗水量大、成本高等等问题,但是新的技术,包括生物技术、光能技术、微波技术的投入使用,改变了传统的海藻加工生产模式。能够实现节水、节能 、高值化开发的清洁生产,解决制约海藻生物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实现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吴仕鹏表示。
据悉,泰山学者蓝色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支撑计划项目实施后,可以使海藻胶降低水耗20%~30%,能耗降低20%~30%,化学废物含量减少30%~50%,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
实现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据了解,该企业除了常见的褐藻加工外,还可加工红藻、绿藻、蓝藻这4大海藻门类,而产品生产能力也包括了工业级、食品级、医药级等不同层面的海藻提取、加工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该企业通过对科技、人才的重视和利用,实现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使原本用途较为单一的海藻实现了充分利用。“一条龙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就是公司立足海藻工业加工专业,延伸上游海藻养殖 ,扩展下游海藻副产物综合利用项目,实施冬季养海带、裙带,夏季养龙须菜、麒麟菜的海域全年覆盖,打造国内一流海藻养殖基地龙头。”吴仕鹏表示,“公司用生物法替代传统海藻加工技术,可生产褐藻胶、卡拉胶、琼胶产品,同时以海藻渣这一副产物为原料生产海藻肥、海藻饲料、海藻膳食三个综合利用产品。”据悉 ,该企业是目前国内首家集海藻育苗、养殖、加工以及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型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文/图 记者 周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