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幼马委员:为使我国粮食安全更添技术保障手段
中国网3月9日讯 全国政协委员周幼马3月6日联合十多名政协委员,提交了应重视中国人首创的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的推广应用的提案,认为该技术将使我国多了一种更加安全、高产、营养的粮食安全保障手段,不仅让中国人的粮食安全掌控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甚至可能是新一轮绿色革命的起点”。
在接受《今日中国》杂志记者采访时,周幼马委员说,中国是人口大国,国家要想长治久安,粮食安全就成了国家稳定的头等大事;实现粮食生产的自给自足才是粮食安全的根本保证。正如最近习近平主席指出的那样:“中国的粮食安全要靠自己。我们自己的饭碗主要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
要依靠我国仅有的18亿亩耕地养活13亿人口,科技进步是重要途径之一。在改造植物手段方面,目前人们比较熟知的两个重要途径,一是以杂交稻和杂交玉米等为代表的有性杂交育种,二是目前争论较大的转基因技术。
周幼马委员说,作为海外归国人才的朱培坤教授,经过30多年的苦心研究,在粮食等农作物有性杂交和转基因技术之外,独辟蹊径,原创了改造植物多基因性状的杂交技术——染色体杂交技术,用非转基因的方法,成功实现了远缘物种染色体的DNA融合,为多基因的引进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通过该技术获得抗盐碱、抗干旱、富营养的粮食作物育种成果,特别适合我国“山地多、盐碱地多、农业用水紧缺”的农业生产条件,该技术如能得到大范围推广,将使我国可耕地面积增加10%以上。
据介绍,朱培坤教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课题,1986-2001年期间先后在美国、香港从事相关研究,并在美国多家生物技术公司担任科学家和资深科学家。历经30余年,终于发明了染色体杂交技术。作为中华儿女,朱培坤很想将这项发明报效祖国。因此,在发明基本成熟时,拒绝了海外多家研究机构的邀请,2001年毅然选择把此项技术带回国,在深圳龙岗留学人员创业园创建了百绿生物研究所和百绿生物公司,从事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新品种的发明和推广运用。
在最近十年多时间,朱培坤已经创造发明出几十个安全的新类型粮食作物,其发明的大米草-水稻自交系,在山东省东营全盐值为10.0的重度盐碱地直接种植,获得了亩产746斤干重的稻谷;他发明的抗盐碱大米草-玉米自交系,在陕西省蒲城著名的卤泊滩重度盐碱地种植,获得亩产800斤左右干重的玉米籽粒。其发明的水陆两栖稻(高粱-水稻)在四川都江堰龙门山脉的丘陵旱坡地种植,亩产达到700多斤。我国仅盐碱土地面积达1亿公顷,即使只有10%能利用种植朱培坤的抗盐碱粮食新品种,则相当于增加了1.5亿亩耕地,能够大大缓解中国18亿亩耕地的紧张状况。
朱培坤还创造出的一批营养粮食作物,例如亚麻-玉米、芝麻-玉米、小麦-玉米和高粱-水稻、紫苏-水稻等新品种,它们或者富含亚麻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或者富含其它蛋白质营养成分,2007—2013年已经分别在陕西关中平原、江苏宿迁、四川都江堰和深圳试种成功。
朱培坤教授的专著《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随提案附著作一本)已经于2011年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专著是世界目前唯一的一本关于高等生物(植物)染色体杂交的专著,并且在2012年获得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2001年10月深圳高交会就已经展出朱培坤教授培育出的豌豆-玉米的植株,成为当年深圳高交会的亮点;2008年,朱培坤教授用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创造出抗盐碱的大米草-玉米、大米草-水稻和高粱-水稻获得第十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深圳高交会)的成果转化优秀项目奖。其发明的水稻-玉米112、小麦-玉米49、豌豆-玉米216和豌豆-玉米18等4个杂交组合均被农业部授予植物新品种权号。因此,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是一项成熟的可供产业化的发明技术。
与转基因技术相比,染色体杂交技术存在明显优势:其使用的多基因都是天然的,使用的载体均来自千万年以来被证明安全的农作物或经济作物,因而是安全的;同时操作方法、费用少得多,便于推广应用;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是由中国人在中国本土原创的发明技术,至今还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而转基因技术是由外国人发明的,许多专利是被外国人控制的。
但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朱培坤教授的这项发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加上缺少资金支持,该技术得不到大面积推广应用,至今只能在部分地区进行小范围种植。
为此,周幼马委员在提案里说,希望国家进一步重视海外归国人员及其发明创造,加强支持力度,重点为这一群体提供在国内发明创业的环境条件,让他们引得回、用得好、留得住,真正发挥应有作用。
具体到这项发明,周幼马委员认为,国家财政预算中,应拨出专项资金、支持朱培坤继续探索和研究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的理论和应用,在适当时间建立国家植物染色体杂交研究和应用的中心;拨出适当资金进行该项技术的宣传普及;国家在土地使用、品种审定、市场进入和财政税收等方面对该技术采取切实可行的促进措施。
周幼马委员还提出,国家应将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列为涉及国家重要利益的机密。对这项发明技术的专利应该由国家帮助发明者作出符合国家利益和发明人利益的安排。另外,适当时间应和联合国有关机构进行沟通,中国应该率领世界各国带头制订植物染色体杂交的技术国际标准和相关国际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