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玉米品种区试和审定的建议
我曾经对玉米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建议
8年前,我离开国家玉米品种审定委员会时曾经讲过如下建议。这里讲的都是区域试验技术,而不涉及审定制度。下面每一段落的第一句话是建议的主要内容,后面是现在的审视和评价,但有些就是当时作出的解释。
试验指数选择。这是比较各种数据处理方法的参照系。不必专门设置试验,只要把历年试验数据翻出来,输入电脑程序模拟计算就会有结果,只要搜集品种审定以后的生产表现(推广面积)就有了评价试验(数据处理)方法和选择指数的参照标准。
区域试验宜设多对照。这是国外的成功经验,品种筛选试验通常设3至6个对照,很容易就能全面实行,但一直没有去研究,也没有施行,不知道困难在哪里。
用试验平均值作选择标准。不必等新的试验结果,品种管理部门可以用往年的试验数据按照新的方法重新计算,对以往的审定结果进行一次复查,建立平均数选择法。采用这种方法需要设多个不同特点的对照品种,分析结果才牢靠。据国家玉米区试的管理者诉说他们曾经试过平均值选择法,但没有成功,也没人告诉我不成功的原因。我估计他们失败在线性思维,而很多农业技术试验数据对产量的函数是非线性的。我建议的平均值分析是双向的,在多数情况下具有非线性特征,尤其多个性状对产量的双向平均值分析综合在一起,结果必然是非线性的。正由于非线性特征,所以有必要设多个对照。将来如果采用指数选择方法,那肯定是非线性的。所以,品种审定委员会要找出不成功的原因,然后改进之。
增加试验密度,2030年前,每10年增加1000株/亩。现在回过头去看,每10年增加1000株/亩这个速度略高于美国,但很适合中国玉米生产的实际状况,但管理部门缺少魄力,至今犹犹豫豫,态度不坚决,屈从于利益集团的压力,而不顾科学基础和漠视先进技术,必将在种业发展过程中留下一道历史痕迹。
注意品种的生育期。根据国外经验,收获时含水量这个性状很顽固,改良难度大,需要长期坚持几十年时间才能奏效,所以要早动手做准备。当时把这个目标想象得很艰难。现在,我们大规模从美国引进商业自交系,虽然有助于缩短差距,但我估计要普遍达到美国今天的玉米常规育种水平,至少要努力30年时间。在这过程里别想投机取巧。此外还要注意其他抗逆性,例如耐旱性、耐低氮、阴雨寡照等。培育和审定、推广较早熟品种不但在东北四省区很关键,在黄淮海地区的需求更迫切,但是难度也更大。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机构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既包括技术,也包括政策和策略。这将是中国玉米种业同跨国公司竞争的死结,谁能跨过去,谁就赢得黄淮海市场。
采用不完全区组试验设计(incomplete block design)。国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四十年前就普遍使用α-Lattice design,而我国科技人员只会使用完全区组试验设计,至今不善于使用不完全区组设计。在旱地作物的完全区组试验设计中,当处理数量(含对照)超过16个,试验误差就会很大,足以掩盖处理间的真实差异,所以,像玉米这类旱地作物,一个完全区组不能容纳16个以上的处理(如品种)。采用α-Lattice design 就可以在一个试验里容纳更多品种,至少在预试的时候会大显身手,有利于剖分和控制试验误差,大幅度提高试验的精确度和灵敏度。这是由于国家和各省区域试验的预试都无法控制环境变异,即使设了重复也控制不了巨大的误差,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试验误差大于品种间的真实差异,却要在如此巨大的误差掩盖之下依靠微小的差异选择品种进入区试,必然经常出错。这么多年下来,肯定埋没了许多优良品种。试验方法需要改革。而这个技术很简单,我1994年就从国外带回α-Lattice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软件,人只要虚下心来学习一点点新知识而已。何况这是四十年前就成熟了的方法,真不算是什么新技术。
这些都是8年前,我退出国家玉米品种审定委员会时留下的技术性建议,但充满了肺腑之言。当然,简单的话语里面包含的信息量很大,不容易一下子就搞明白。从这8年的观察来看,他们确实没听懂我这些话。希望委员会里的专家们今天读了这篇短文,能够理解。如果还是听不懂,就去读教科书,要读就读国外的统计学教科书。
我对品种审定办法也有过建议,认为当时刚刚制定的玉米品种审定行业标准不够完善,但不如对试验技术的建议这么专业和深入。当时我对品种审定制度尚存有信心,存在的一些问题基本上属于过程中的技术层面问题,只要坚持科学态度,都可以改良和改进。比如,我曾经很和缓地说过,要适当则增加试验点数。也许我太无知,太轻信,但绝没有现在这样悲观失望。至少8年前的审定委员会面对试验数据的乱象没有后来这么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