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农科院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指导草业所科技创新工作
2014年2月24日,省农科院科研创新工作调研组专题指导草业所科技创新工作,院长刘作易、名誉院长李桂莲、副院长陈泽辉、副院长周维佳、院科技创新工作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草业所蔡一鸣所长、草业所莫本田书记、草业所吴佳海副所长、草业所科技人员参加了会议。
调研组一行听取了《草业所科技创新工作汇报》,牧草资源育种学科、牧草分子育种学科、草地畜牧学科、草地生态园林学科今后五年重点研究方向和计划汇报。名誉院长李桂莲首先肯定了草业所学科团队在人才团队、平台建设、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但表示在种质创新、品种选育和开发研究上还需加强。她强调:要进一步拓宽种质创新途径,加大品种选育基础群体,要充分利用喀斯特山区独特的气候条件,挖掘特异气候条件下的特异抗逆优良资源,进一步扩大辐射育种在牧草育种中的应用,为创制新材料拓宽创新渠道。
陈泽辉副院长就如何申报院重大专项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他分析了草业所近来来在项目和成果申报方面存在的短板,虽然项目和成果都相对比较多,但影响力不大,没有很好的把相关资源充分整合出来。他指出:草业所要从项目申报立项开始,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充分整合资源育种学科和实验室创新研究,把相关人员协商组织好,突出贵州主要牧草抗逆种质改良与创新利用,一定要做出东西出来,争取在资源创制、品种、论文、专利等方面做出数量和质量体现,通过3~5年攻关,既要出大成果,也要出领军人才,相应的也完善和加强了学科团队建设。
院调研组还就牧草研究如何与大作物研究紧密结合、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国际科研合作、创办科技型企业等方面提出宝贵了建议。
未来五年,草业所将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引进培养领军人才2~3人、高层次专业人才10人、复合型人才3~5人,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创新科研团队。争取国家级项目10项,发表SCI收录论文8~10篇,申请专利5项,制定标准5~8项,申报新品种审定3~5个,服务现代农业园区5~8个,成果转化推广50万亩,产生社会经济效益5亿元。加强科研探索和创新,把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拓展技术市场的功能,积极挖掘、整合新的支柱产业,为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振兴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