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主产区应分享更大“财政蛋糕”
“粮食主产区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任。要确保粮食稳定发展,必须保证必要的粮食种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不断增加。但从成本收益角度看,发展粮食生产很难增加财政收入。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支持、建立高标准粮田建设统一管理体制,决定着河南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稳定达到1300亿斤的基础和保障。”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朱孟洲告诉记者,尽管国家在农业发展政策上给予河南很大支持,每年商品粮大省、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超过38亿元,但省级财政水平特别是主要产粮大县的人均财政预算支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2013年全国人均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853元,河南省只有5925元,粮食核心区、产粮大县更少。这会导致粮食主产县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财力有限,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相对缓慢。
因为财力有限,再加上当前项目管理体制的不科学,一些粮食主产区(市、县)在高标准粮田建设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只跑项目、不抓管理,只要资金、不问绩效”的做法。
朱孟洲介绍,当前国家投资的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至少涉及到7个部门:发改部门的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的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高标准粮田示范工程项目;国土资源部门的农村土地整治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水利部门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发展节水灌溉项目;林业部门的农田防护林改建工程;电力部门的农村电网建设项目;气象部门的农业气象自动化监测等。这样的多头管理体制,大大提高了行政成本,效益也大打折扣。
朱孟洲解释,县级作为项目规划主体和实施主体,要根据不同部门的要求,向各部门分别申报,又要应对各部门的分别验收。而这些项目的建设内容虽然大同小异,但由于各部门项目的投资额度不同,建设标准不一,项目实施又不能相互补充,使得各项目难以按照高标准粮田统一标准验收。同时由于各部门的项目建设地点不同、实施地点分散、管理难度较大、维护主体不确定、基础设施损毁无人恢复等问题,影响项目发挥最大的效益。
“河南省为了实现到2020年粮食总产1300亿斤的目标,规划从2012年开始到2020年,在全省建设6000万亩高标准粮田。以县级为主体,通过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投入高标准粮田建设。经过两年来的实施,除了资金之外,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项目难以整合,而且各类项目投资主体不同,建设内容和标准不一,难以统一标准进行验收,影响高标准粮田的建设进度和效果。”朱孟洲说。
因此,朱孟洲建议国家在持续增加商品粮大省、产粮大县奖励的同时,设立粮食主产区转移支付政策,支持粮食生产核心区内的主产县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逐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更好地保障产粮大县基本支出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支出。同时希望将所有涉及农田基本建设的项目资金归口在一个部门管理,统筹加大对高标准粮田建设的投入,统一规划田网、渠网、路网、林网、电网等各类项目内容,统一申请、统一审批、统一投资额度、统一验收标准,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抗灾减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