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要靠多方改革来保障

本报讯 3月5日,在第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的李克强总理指出,要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

“农业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领域,更是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李克强说。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介绍说,关于农村改革,农业部今年除了推动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完善之外,重点集中在产权制度改革领域:抓紧抓实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对土地权属的明确,是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前提。”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同时指出,流转经营权,要始终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对非农主体参与农地经营,可能造成的耕地“非农化”问题坚决要制止,要以立法形式加强监管。对挖鱼塘、建观光园等行为也要严格控制,保护好耕地资源的“高压线”。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种粮大户徐淙祥也认为,国内土地流转的“非粮化”倾向愈演愈烈。这种现象会导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的减少,必将危及粮食安全。

“企业进入农业的主要方向应该是农产品加工、冷藏冷链、种子业,还有整个农业技术服务,而不应该在种植领域挤压耕地。”徐淙祥说。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教授董志勇建议,加快建立不同等级、不同层面的土地交易流转平台,促进土地加快流转。针对工商资本租赁农户承包地进入农业,探索建立风险保证金制度,同时明确土地流转政策边界,研究更有效的耕地保护办法,量质并保,探索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遏制耕地流转的“非农化”问题。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替数量日益萎缩的“老”、“妇”农民,已经在社会上形成广泛共识。而正在成长中的种粮大户,也在面对着人才流失、贷款融资难,以及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跟不上等难题。

陈晓华提出,要解决以上问题,首先是补贴政策要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户倾斜;其次是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关键是提高质量、规范运行;第三是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也要处理好企业和农民的利益关系,应该是企业带领农民而不是代替农民。

[责任wuy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