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昉:转基因绝不是“三聚氰胺”

人民网,2012年3月12号

采访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黄大昉教授,是在北京圆明园西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办公室里。

他笑着对记者说,我在农科院植保所有20多年,研究苏云金胞杆菌基因,也就是BT基因。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调到了生物技术研究所,开始了转基因研究,即转BT研究。把BT基因提出来以后,再把它转回BT,或者再转到植物里面去。这就是转基因技术了。

在植保所,黄大昉教授长期致力于植物病虫害生物学与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植物病原真菌抗药性、病原真菌遗传转化与杀虫防病微生物基因工程等项研究。在生物所,黄大昉教授带领课题组鉴定克隆了32种新型的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蛋白基因并获得国际命名,其中部分基因已分别导入玉米、水稻、大豆、烟草、草坪草等植物和农业微生物,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虫转基因作物和新型杀虫微生物农药的开发提供了技术储备。

黄大昉历任国家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973计划农业领域咨询专家组组长等职,在推进转基因抗虫棉、抗病虫水稻、农业微生物基因工程研究和产业化、农业重点基础性研究、以及农业基因生物安全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成立于1986年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是国内唯一一个专门从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国家级非盈利科研结构。

上世纪90年代,生物所郭三堆研究团队研发抗虫棉并实现产业化;2009年,生物所范云六院士的研究团队研发的转植酸酶基因玉米获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目前中国正在打造转基因作物的“三驾马车”,即用于纤维的Bt棉花、用作饲料的植酸酶玉米和粮食作物Bt水稻。这是我国农业科技方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三个标志性成果,生物技术所占了两个半,因为转基因水稻所用的抗虫基因也来自于生物技术所。

当转基因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本刊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黄大昉教授。

粮食安全离不开转基因技术

大地:连续几年来,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都被政府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比如,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推进产业化的要求。

黄大昉:农业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前沿和生物技术应用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推进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科技创新、确保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

我国农业面临严重挑战,耕地减少、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灾害频发等诸多矛盾。面对着越来越大的保障农产品供给的压力和今后10年增产1000亿斤粮食的目标、面对着超过4000万农民脱贫致富的艰巨任务,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仍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转基因技术以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为基础,能够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的产品(如粮食、医药、食品、能源、化工原料等),可以实现传统技术手段的更新,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率,从而为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难得的发展机遇。

如果没有科技的新突破,农业生产就很难再上一个新台阶。农业生物技术,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对农作物增产、粮食增收、品质改善,促进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决定性的因素。

大地:具体来说,转基因生物育种技术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什么?

黄大昉:“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转基因育种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向。

在世界范围内,以转基因育种为主要内容的生物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成败中国这样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所产生的影响更为重要。

在转基因育种技术开发上,我们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成功的经验就是国产抗虫棉,失败的教训就是大豆。因为我们对转基因大豆自主研发技术没有给予更多重视,按照WTO规则,大豆市场放开后,外国转基因大豆如潮水般涌入,短短几年便控制了我国市场。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发展转基因作物育种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

转基因无所不在

大地:恐怕没有哪一种高新技术,能像转基因技术这样遭受公众的好奇与质疑。转基因作物究竟有哪些优点呢?转基因技术跟杂交技术相比,安全性如何比较?

黄大昉:公众对转基因的担心正式因为不了解转基因技术。网上甚至有人惊呼转基因食品比三聚氰胺还厉害。

转基因绝不是三聚氰胺。

转基因技术能对农作物的质量、数量进行精确的改良和提高。转基因作物在产量、抗逆能力(包括抗病、抗虫、抗冻、抗除草剂)和营养品质等方面较传统作物有显著改进。

其实,在人类诞生以前,自然界就一直在不停地进行转基因。农业产生以后,人类就开始将野生植物进行改造进而人工种植,本质上也是转基因。

从本质上来说,转基因技术和杂交技术是一样的,都是将某一基因转移到一个物种,都是遗传的改造;差别在于,利用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所转的基因片段的结构和功能更加明确和精准,而杂交技术则是不那么准确的。

其实,转基因食品早已走进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餐桌上,转基因大豆加工成的豆制品、大豆油、转基因玉米和西红柿等等随处可见。

大地:有人担心吃了转基因食品后,被转入的外源基因会不会进入人的身体,进而改变人的基因?

黄大昉:科学告诉我们,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因为所有生物基因的化学成分都是一样的,都是由核酸组成的。食品中含有的大量核酸成分进入肠胃后会被消化、降解成小分子,不再是完整的基因。转基因食品也一样,不会以基因的形态进入人体组织,特别是生殖器官,因而不可能影响人的基因组成。

BT杀虫机理非常清楚,它的蛋白质只和昆虫特异性受体蛋白结合。这种蛋白吃到人体内,就会在胃里迅速降解,变成氨基酸,被人体消化吸收。

大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转基因技术和产业还存在哪些差距?

黄大昉: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转基因作物育种研发和管理体系,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转基因作物独立研发能力的国家之一。目前仅在棉花、水稻、玉米等少数作物、少数基因上取得一定的优势,整体实力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

首先表现为原始创新能力薄弱。我国获得的转基因技术专利数还不及美国的1/10。其次表现为科研管理水平亟待提高。以产品为导向的转基因育种不同于基础理论研究,需要长期的战略性规划。

第三,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尤其体现在产业化上。我们的种业公司数量庞大。如同众多小舢板面对一个航空母舰。

转基因重大专项的实施,为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生物经济竞争中抢占制高点提供了新的机遇。对那些在技术上领先的高产优质的转基因作物品种的产业化积极加以推进,做到成熟一个放开一个。

大地:在国际上,转基因粮食作物的推广情况怎么样?

黄大昉:以水稻为例,美国于1999年批准了耐除草剂水稻LLRICE06和LLRICE62的商业种植,加拿大和墨西哥批准进口,可以食用;从1998年开始,美国批准含溶菌酶、乳铁蛋白、人血清白蛋白三种用于保健治疗的转基因水稻在控制条件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7年种植区域除堪萨斯州外还增加了北卡罗来纳州;伊朗于2004年也批准了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商业化种植。

大地:转基因技术未来将向哪个方向发展?

黄大昉:目前各国研究开发的多是抗虫、抗病、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它们的效益主要表现在减少农药使用,节约劳力、增产增收和保护生态环境上。

下一代转基因作物将以抗旱抗盐碱、有效利用氮磷钾肥为目标;从广大消费者的需要考虑,品质优、营养丰富、具有医疗保健功能的食品更是未来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