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品种选育


前几天,我在博客里写一了篇博文:“品种选育,我们该选什么”,文中的观点引起各位老师和同仁的不同看法,有同意的,有不同意的,大家都亮明的自己的观点,也算是一次小的讨论吧,我从中受益匪浅。

今天我之所以亮出这个题目,一是今天天气不好,下不了地;二是上网看大家的博客,是有一点感觉吧,想写一点东西,让大家讨论一下,互相学习。借用宋老师的一句话:抛砖引玉,抛出我这块砖,引来大家的玉,那就是我所期望的。

记得前一段时间和郑天存老师有一次交流,他把他过去的工作经历做了一个比较简单但很有意思的介绍,他从参加周口市农科院小麦育种开始,那时还不叫农科院,叫农科所,当时条件很差,每到年关,大家都提前放假,为什么呢,怕别人要帐,可见当时穷到什么地步,后来,从周麦8846(豫麦15),周麦9号(豫麦21)一直到后来的周16、周18、周20、周22、周23、周24、周25,当然,现在他推出的品种是以存麦号存在的,从存麦1号一直到最近的存麦17号,品种那是一个接着一个,且面积都还比较大,当然经济效益也上去了,春节也不用提前放假了,并且,一大批专家出现了,多位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出现了,他当时说,他的育种分为几个过程,这几个过程我 记不大清了。这一切,我当然认为都是郑老师的功劳,没有他,就没有周口所的今天。

如果留心,不难发现,周麦看起来都有点“像”,亲本也都是用的那几个东西,包括现在参加试验的材料,大家一看,都会说:这个是周麦的后代,那个是周麦的后代。为什么呢,因为周麦在大家的心中的印象已经根深蒂固了:那个样子只有周麦或者周麦的后代才会有。周麦的品种,我不细说,大家比我还熟悉,相似之处自然是一目了然。

相似的长相,相似的亲本,这说明了什么呢?

后来,在和河南省农科院品种利用室王西成主任的一次讨论中,他说了一句话,让我很有感触:他说,现在的小麦品种选育,就是“微调”,他解释到:已经成型的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大家都在利用,我们选育品种 ,不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做出很大的改变,而是微小的改变,即“微调”,你说像某品种,我能指出其与那品种的不同之处,当然,不能过分想象。

这个观点,与前几天的博文观点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但孰是孰非,不能一句话来说,都有可取之处,也都有局限之处。

我今天提出这个观点,不是为了颠覆大家对品种选育的概念,而只是提醒大家,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能选出好品种的方法才是最好的,其它的一切都是废话。

当然,今天我说的就是一堆废话,但愿大家能从这些字里行间,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我也就很知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