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7-2的种质基础及改良

搜狐博友玉米粉丝老师最近两篇关于昌7-2的文章写的非常好,对昌7-2的种质来源、优缺点及改良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尤其是最近这篇“昌7-2成为黄淮海玉米育种的瓶颈(http://laizhou.blog.sohu.com/241776188.html)”文章,我非常认同。

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参考已经发表的分子系谱进行种质扩增和改良(注:网上可查询到张世煌老师发布的187份、375份,还有严建兵老师527份种质的分子系谱)。其中对昌7-2的系谱及其演化我进行了对比,先看基于187份分子系谱分析:

昌7-2的改良(基于187份分子系谱分析)

名称

Reid

PA

LRC

SPT

PB

Lan

A

B

唐四平头

0.062

0.035

0.252

0.611

0.018

0.022

0.349

0.651

黄早四

0.005

0.004

0.005

0.997

0.004

0.005

0.014

0.986

昌7-2

0.031

0.053

0.042

0.554

0.009

0.331

0.126

0.874

在这里先做些铺垫,这份系谱采用了70对SSR引物,共检测到290个多态性位点。按照我最简单的描述,如果上表中的数值小于0.02则可以忽略不计(按照70对SSR引物在一个材料中有约70条DNA扩增条带来算,70*0.02=1.4个条带;如果每一对引物在6个参照标准材料中多态性位点是6个的话,应该有420个多态性位点,因此数值为0.02的条带数量应该为70*0.02*290/420=0.9667,即只有一条带与标准材料相同,以上的表述可能不准确,如果错误还请更专业的人士解读)。那么从唐四平头到黄早四的选育则成为向两边推开的典范(当然这里也是由于黄早四代表了四平头种质),根据这份分子系谱,昌7-2中黄早四占55.4%,兰卡占33.1%。根据玉米粉丝老师的描述昌单7号是潍59×黄早4,潍59是从吉69杂株中选育出的一个自交系。而吉69是从(127-32/铁84//W24/W20)经钴60幅射处理材料中选出的一个自交系,127-32是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的地方品种中选出的一环系。铁84是铁岭黄马牙的选系,W24和W20都是60年代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引入的外引系。那么W24/20都应该是兰卡种质。

那么昌7-2到底是否有热带种质成分,下面我们来看严建兵老师527份种质系谱分析中的资料:

ID Lines SS NSS TST Pedigree Origin Subpopulations

45 B73 0.9993 0.0007 0 BSSS China SS

67 Chang7-2 0.492 0.502 0.006 HuangZaoSi×WeiChun China Mixed

433 Mo17 0.0013 0.9957 0.003 187-2×C103 China NSS

在这里同样说明一下,严老师的材料包含热带、亚热带种质(而张老师的材料只是温带种质),因此把527份种质划分为3个亚群即SS、NSS、TST(热带、亚热带种质)。由上表可以看出昌7-2的TST数值只有0.006。从这里分析,昌7-2并不含有热带种质材料。

关于昌7-2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个是从昌单7号直接选育出的二环系,另一个是昌单7号后代又导入热带种质suwan一号的选系。这两种说法到底哪个正确,不敢妄下结论。我们没有办法重复昌7-2的选育过程,争论到底哪个正确也没有意义,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958平台上如何改良昌7-2。

用PA或Reid材料去改良昌7-2是典型的走猫步,用骑墙的旅系改良效果也不好(玉米粉丝老师有在“谈谈昌7-2的改良” http://laizhou.blog.sohu.com/191089544.html有论述)。目前昌7-2是黄改系中最为成功的一个,用同宗同源的黄改系再去改良昌7-2同样不会有好结果,同样具有兰卡种质的昌7-2,再用同源的兰卡去改良,效果如何也不好说。那么PB种质改良效果如何哪?还要请哪位开展过相关试验的老师继续解读。热带、亚热带种质含有较多的抗逆基因,是否更值得一试??

本人在大田育种方面没用什么实践经验,刚开始从事玉米育种,是先理论后实践,以上观点由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老师指点。本文的讨论也只限于学术,引用的资料也来自已经发表的学术论文,因此本文的观点及讨论以及引用的学术论文都没有法定鉴定机构的法律效力。只是希望本文的讨论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共同提升玉米育种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