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广东建成国内“种业硅谷”

中国经济导报, 2012-03-09

――与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程萍一席谈

“加快建立中国农业分子育种核心技术支撑平台,将广东建成我国种业的‘硅谷’。”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程萍带来的提案,关注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种业是生物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育种技术已成为生物经济时代的核心技术。种业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因此,建立全基因组分子育种技术是顺应全球育种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程萍分析说,发达国家不惜成本,在种业相关技术研究上展开竞争,日本每年拨出约合2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水稻的基因定位研究,美国也大力支持玉米等作物的研究。而我国主要农作物的新品种研发仍停留在传统的表型育种阶段,新品种研发遭遇瓶颈期,单产水平年均增长不到1%,育种周期长。全基因组分子育种技术是全球育种的发展趋势。如何使中国的育种工作快速获得全基因组分子育种技术的支撑,成为中国育种实现跨越式发展,夺回种业主导权的关键。   程萍表示,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具有农业资源丰富、气候温和、交通便利、经济快速发展等优势条件,深圳特区创新活力强、政策宽松、人才辈出,汇聚了象华大基因、创世纪、热带作物分子育种研究所、清华研究院等一批具有国际研究水平的农业创新团队,是建设广东种业“硅谷”,是形成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率先完成了水稻、家蚕、黄瓜、马铃薯基因组测序,奠定了中国农业基因组学的世界领先地位。华大基因在农业基因组领域的研究成果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均处于世界第一水平。另外,深圳华大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农业相关物种基因组数据,并建立了全基因组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如获得了首张谷子的全基因组序列图谱,构建了含有700余个分子标记的高密度的遗传连锁图谱,并定位了雄性不育、株高、叶色等多个重要性状基因位点。这些基因和位点可应用于分子育种。采用此方法,华大基因一年内获得了改良后的父母本材料,不仅将育种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还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以全基因组分子标记为指导的分子育种已经实现。

程萍建议,依托华大基因研究院的技术能力,快速建立中国农业分子育种核心技术支撑平台。一是快速建立主要农作物基因型数据库。目前,华大基因研究院已成为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圳国家基因库”、科技部“国际合作基地”和农业部的“农业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基因库下,建立主要农作物基因型数据库,由农业部种子管理局牵头组织,并委托华大基因研究院实施管理,国家通过稳定给予经费,支持其进行公共技术的研究开发。二是建立高通量、低成本的基因型鉴定平台,在此基础上,种子局可建立规范的新品种、种质、材料的注册、登记、知识产权交易系统,此平台将为育种材料的交流、交易创造一个公平、透明的环境,加速新品种培育。三是建立合作建立表型鉴定和分析平台。此平台不仅将大大加快农业的分子育种进程,同时将为育种技术创新和理论创新提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