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低碳环保产业发展
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自然资源日趋紧张的今天,如何大力发展低碳环保产业,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打造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双赢格局,已越来越成为关系到生存与发展、社会与民生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应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大力推进低碳环保产业发展。
第一,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低碳环保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涉及生物、物理、化学、电子等多门学科和技术。要加大对低碳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的联合攻关和开发,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激励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是积极引导、扶持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环保技术装备和基础装备,努力掌握环保核心技术。注重产学研结合,加强企业与各大高校及国家、省、市级科研部门的合作,加大对低碳绿色技术的研发投入和引进推广,提供专利奖励等扶持,吸引实力雄厚、前景广阔的低碳产业航母入驻。
二是大胆借鉴,广泛吸收国内外的新技术。结合区域经济整体布局,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转化为自己的核心技术,结合市场特点,最大限度地减小投资风险和投资成本。
三是加强合作,建立良性互动平台,共享行业内先进的工艺与经验,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发一批市场覆盖率高、技术新的拳头产品,建立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基地和网络。
第二,打造全产业链,促进各环节绿色发展。
虽然低碳环保产业已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议题,但大多数人对低碳环保产业的认识仍停留在绿色产品、清洁能源层面,失之于从全产业链角度,即设计、研发、采购、制造、消费、回收等一系列环节来考虑绿色环保问题,失之于在全社会践行低碳环保理念。
一是政府和企业都要牢固树立绿色全产业链、低碳环保运作的观念和意识。不仅要关注绿色产品、清洁能源,还要注重降低在研发、生产、销售、使用、回收等各环节的能耗和排放,确保全产业链的整体能耗和排放下降。
二是提高市场准入条件,鼓励设备、原材料的绿色采购。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标中优先选择采用新型材料、新型节能环保设备的企业,同时带动其他企业的绿色采购;向低碳绿色企业提供税收优惠、专项奖励,鼓励企业基于环保导向研发产品;制定和完善环保相关准入标准,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监测等的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作用;加快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接,充分利用现有标杆企业在低碳环保产业方面取得的成果,建立科学、完整的行业标准和体系,带领全行业快速发展。
三是建立生产、销售、回收处理和再生产的良性循环机制。通过产品加价销售等方式,将产品的回收费用、污染治理费用加付于整个产业链上,在生产、销售和消费环节中分解回收成本。
第三,健全体制机制,为环保低碳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政策是先导。任何一个行业产业能不能做强做大,首先需要政府提供一个稳定的发展平台。
一是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在全社会树立低碳环保意识,保证低碳环保事业的发展获得坚实的社会基础和群众认同。注重舆论宣传的力量,全方位地把低碳环保的观念植入每位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意识中,提升全社会对低碳环保事业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实现全民支持低碳环保事业的良性格局。
二是出台鼓励低碳环保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帮助企业树立信心。低碳环保行业大多研发周期长、前期投入大,而且从研发到最后真正投入市场并成功商业化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障碍。因此,政府应出台稳定、细化、可操作性强的政策,只有这样,企业才会知道它在这一行业发展是有法律保障的、是可持续的,才能增强企业投资低碳环保行业的信心。
三是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扩充投资融资渠道,创新低碳环保产业的投融资体制机制,推进市场化进程。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确保地方政府预算中用于治理环境和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的投资比例,充分调动全社会投资环境保护和低碳环保产业的积极性。鼓励产业资本、金融资本投资低碳环保产业,探索新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的发展格局。搭建低碳环保项目创投平台,减少投资者和环保项目双方相互寻找的成本消耗,用最快的时间促成项目和资金的“联姻”,加快低碳环保产业发展。
第四,因地制宜,打造城市绿心。
城市绿心,就是要以生态服务产业为主导,文化创意、体育休闲、生态旅游产业充分发展,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相互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和生态宜居房地产业互为补充,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式集约、资源利用节约、与周边产业错位互补的高效、生态、低碳、环保的绿色产业体系。在对现有生态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基础上,要将以往的简单控制性保护政策转变为注重绿心功能的多元化开发,统筹规划,实现集约式发展。要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林产业发展、休闲旅游、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坚持因地制宜,打造第一、第三产业相统一的高附加值有机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开发集生态观光、生态休闲、生态体验、康体度假和郊野休闲为一体的生态经济带。形成具有城市特色的生态保护、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和高端服务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