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玉米增长潜力、方向与保障措施(转)
我国玉米增长潜力、方向与保障措施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
转自中国玉米搜狐博客:http://chinamaize.blog.sohu.com/274359847.html
一、我国玉米的增产贡献
我国玉米生产对国家粮食增产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增产主要来自面积增加,而单产增长较缓慢,今后增长压力和潜力并存。
据《中国统计年鉴》[1]的数据,最近23年(1990-2012年),我国玉米生产发展比较快,为全国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从1990年到2012年,玉米总产量从9682万吨增加到2.08亿吨,净增1.11亿吨(1.15倍);单产从4524公斤/公顷提高到5955公斤/公顷,提高32%(表1)。这期间,全国粮食产量增加1.43亿吨,其中玉米增加1.11亿吨,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77.6%。但与国家玉米产业体系经济学专家预测2020年我国2.5亿吨的玉米需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缩小差距的难度越来越大。预计2020年,玉米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将达到95%。
仇焕广博士根据FAO统计数据[2]计算,1990年到2012年,我国玉米单产的增益速度非常缓慢,平均每年每公顷48.5公斤,远低于美国(154公斤/公顷/年),更低于阿根廷(244公斤/公顷/年)等发展中国家。提高单产,增强我国玉米的国际竞争力面临巨大压力。
我国玉米生产的快速发展来自两方面原因:扩大面积和提高单产。从1990年到2012年,玉米种植面积从2140万公顷(3.21亿亩)增加到3493万公顷(5.24亿亩),净增1353万公顷(2.03亿亩)(64%),而单产只提高了32%。
最近23年,我国玉米增产贡献率的75%来自扩大种植面积,25%来自提高单产,这说明我国玉米生产的科技贡献率还很低,因此挖掘单产的潜力非常大。这也意味着增加玉米的生产投入和科技投入都将会有很高的回报率。
过去二十多年,在提高玉米生产能力方面存在四个技术瓶颈,即育种方向失误、栽培研究脱离实际、植保研究被忽视,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缓慢。前面三个技术瓶颈是科技体制改革失误造成的与实际生产需求脱节,而最后一个瓶颈是农村经济实力的反映,也存在一些技术困难阻碍了玉米生产机械化。现在,已经具备条件改变这些瓶颈因素,较大幅度地提高玉米的研发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
二、增产潜力与方向
在推广单交种时期(1970-1995年),我国玉米产量增益速度曾经高达每年126公斤/公顷,与美国的增益速度(每年178公斤/公顷)比较接近;但1994-2010年,当美国、阿根廷、巴西继续以高速度持续增加玉米产量时,我国玉米产量增益却下降到每年40公斤/公顷。这说明我国玉米科研和生产都出了问题。寻找原因、排除技术障碍和弥补条件设施的短板,才能大幅度提高产量增益速度。(数据分别来自《中国农业统计资料》[1]和FAO数据库[2])
今后,如果玉米面积达到3667万公顷(5.5亿亩),只要把玉米产量增益恢复到每年80公斤/公顷以上的速度,到2020年就可以满足2.5亿吨的需求。近年来,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通过整合资源,明确产业发展方向,调整生产技术布局,采取正确的技术路线和措施,玉米产量增益速度正在迅速恢复。预计2020年有望实现2.5亿吨的生产能力。即在2008年的基础上,增产1680亿斤玉米。如果玉米产量增益能恢复到每年100-120公斤/公顷,则只需要5.3亿多亩种植面积就可以实现国内需求增长的目标。
三、战略措施
满足2.5亿吨的玉米需求,存在两个不适应,即品种不适应和土地不适应。现有玉米品种和土地状况都难以支撑每年100公斤/公顷的增产速度。所以,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提出“一机两改一保障”的发展战略。
“一机”是指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在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中,玉米生产的机械化程度最低;现在各级政府正积极扶持农民实现机械化,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程度迅速提升。今后,要以机械化为核心,带动品种改良,带动土壤改良,同时,以植物病虫草害防控作为保障措施,由此全面推动生产技术进步。这就针对我国目前“三农”状况,逐步形成完整的玉米产业发展战略。
“两改”是指改良品种和改良土壤。现有玉米品种不适应机械化作业,须以机械化为核心,调整玉米育种方向和育种技术路线,培育矮秆、早熟、耐密植、适宜机械作业的新品种。合理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提高产量潜力约20%,前提条件是培育和推广耐密植的新品种。
由于目前土壤物理结构破坏比较严重,肥力下降,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产出水平不稳定。推广深松改土,秸秆还田,以培肥地力为基础,增加土壤蓄肥蓄水,提高农田抗灾缓冲能力和生产潜力。一般可增产10%~15%。这项技术措施需要大中型机械,而且长期坚持才能收到明显效果。
我国玉米生产的病虫草害比较多,也比较严重,随着耕作制度改革,病虫草害的危害格局发生变化,许多新的病虫害趋于严重。要重视植物保护研究,培育抗病品种,加强综合防控,保障玉米丰产丰收。
通过推进上述战略性技术措施,我国玉米产量潜力可以稳定地提高20%以上。总之,“一机两改一保障”是今后玉米产业技术的发展战略。投入少而且集中,从根本上改变生产技术条件,推动全局科技进步,宏观增产效果有保障。
此外,还需要适当改变生产条件,如改造中低产田,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局部地区兴修水利设施,推广现代节水灌溉技术等。增强抗旱能力,减少旱涝等灾害造成的损失,以保证玉米持续丰产。
四、政策建议
4.1 促进规模经营 发展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
促进土地流转和其他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继续发展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向农民、种粮大户、规模生产主体提供购机补贴、作业补贴和燃油补贴。生产栽培技术要适应机械化作业,以机械为核心,实现农机与农艺的标准化融合。为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奠定基础。
4.2长期坚持深松改土
重视深松改土和秸秆还田,实施不同程度的作业补贴,引导农民采用先进技术。该技术需要长期坚持才会有效,不可中途停顿。建议把深松改土(含秸秆还田)的补贴列入中央财政预算,施行中央与地方1:1配套。
4.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改革品种审定制度
继续扶持民族种业发展。我国种子产业资本积累缓慢,缺乏竞争力,主要障碍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抑制投资积极性和品种审定制度压抑创新积极性。建议尽快修改种子法和一系列配套的法律法规,突出市场机制,减少行政干预;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改革管理体制,提高产品质量标准;重点改革品种审定制度。
4.4 调整育种目标 改进育种方法
扭转玉米育种方向,放弃“超级”育种和强优势育种概念,调整育种目标和改进育种方法,当前以提高抗逆性和适应机械化作业为玉米育种方向,学习先进经验,增加投入,整合资源,奠定产业基础,提高企业的商业育种能力。
4.5 提高防御灾害能力
加强玉米产业科技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建立玉米病虫草害统防统治队伍和运行机制,减少灾害损失和生产波动。
4.6 顶层设计,制定符合国情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统筹玉米、小麦、水稻、大豆等主要农作物之间的利益平衡和战略关系。依据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粮食生产能力的概念。对关键粮食作物建立一定的目标生产能力,根据市场需求调节生产、储备和贸易。
我国实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十几年,取得了巨大成功,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这是一次成功的顶层设计。今后,要在这个基础上巩固种植业结构调整所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协调主要农作物之间的战略关系。应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适当压缩小麦和水稻的种植面积和控制产能,扩大玉米生产能力。
玉米生产是市场经济行为,要协调好玉米生产、加工、收储、流通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进出口渠道和国际资源作为我国粮食安全的缓冲,调节国内玉米生产,保护农民利益和种植玉米的生产积极性。防止部门利益伤害农民种粮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