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20和S180

近期,围着我们“中国民间小麦种质资源交流协会”的成立,关于小麦资源方面的话题多了一些,对于我们普通的一个参与小麦育种的人来说,能够明白什么是我们所要的资源,我认为可能比得到了一大堆我们不了解、或者是与我们的育种目标不贴切的资源更靠谱一些。

众所周知,小麦育种离不开资源。在小麦育种中,任何的一点点突破都是在某些资源支持下发生的。但我们也不能过分的迷信资源,过分的强调特殊资源,那样就会掉入资源的陷阱,就会找不到“北”,迷失了真正的育种方向和目标。其实,做为一般般小麦育种人的我们,千万不要从早到晚总想着要利用什么高级特殊的资源,捣鼓出一个“有重大突破”的小麦品种,那不现实,更不符合小麦育种逻辑。几年前,一个不搞小麦育种的人,跟我说过:“要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什么是“巨人的肩膀”?我怀疑,其应该就是在一定背景资源支持下的、在当地有一定种植面积或有很好推广前景的小麦品种就是“巨人的肩膀”。而当我们环视一些小麦育种圈内的“牛家”或“牛人”们所育成的一些“较牛”品种时,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些,特别是近期所育成的一些新品种则更甚。

从1985年底蔡旭先生去世以后,农大杂交小麦项目负责人有了新的更改,由杨作民先生在没有人权和钱权的情况下来只管技术。而后来我发现,杨作民先生所能管的技术范围也主要就是我这里。他首先调整了我所负责的材料范围,从蔡旭先生在世时我负责的恢复系“原父本”、中美杂种、R5部分,调整为负责恢复系的一、二、三代,并结合配制新转恢复系组合。

在杨作民先生来负责杂交小麦的技术工作之前,我们就是好朋友(他称我是:宋哥们儿)。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曾负责过蔡旭先生杂交小麦工作中的恢复性一、二、三代选育,并结合配制新转恢复系组合和新的不育系转育工作,后来杨先生自己“跳槽”了,搞他自己(蔡旭先生说他)的“黑试验(品种资源、原始材料、抗源和抗病育种)”去了。这次,他等于又回来了,不同的是他是做为杂交小麦技术方面的管理者回来的,且是带管。我记得,任命那天,主持人王树安先生曾经用了几次的“责无旁贷”这个词,它是对应杨作民先生所言,是对于黄铁城(当时还是校长助理)老师所言,也是对应我们每一个曾经在蔡旭先生身边工作的人所言。

在当时的条件下,我开始负责新转恢的组合配制了,有杨作民先生搞的品种资源、原始材料、抗源和抗病育种相陪伴,我不缺少资源,但杨作民先生却跟我说,不要受他的影响,恢复性的关键还是要改造农艺性状,提高产量。他甚至非常“自己”、非常“哥们儿”的跟我说,不要小看了“杂优(杨作民先生对杂交小麦的简称)”所已有的材料(资源),它是蔡先生多年的积累,蔡先生恨不能把国内最好的资源都拿来了,包括每年新审定的新品种新材料,不同的是你们要清楚你们缺什么……

后来,我按照杨先生的意思,在我们的材料圃按照几个不同的关键时期进行记载评比观察,选择那些我们现有恢复系缺少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尚好的材料,在收获时我单独收获这些已经被我看中的材料,在经过室内的籽粒性状的评价,后来定下了一些我将要用的亲本,经过杨先生对其组合背景的把关,将这些亲本种植到我自己的杂种F1圃中。S120、S180就是当时若干个材料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后来发挥作用最大的两个材料,其中的S180就是我们农大211、农大212两个较牛小麦品种的单交亲本。而到今天为止,农大212的抗小麦叶枯,抗条锈,叶锈免疫,中感白粉病等这些综合的抗性也是否与S180有关呢?没有经过更专业的分析,我不能在此瞎说,只是怀疑一下而已。但我想,就这个品种的抗病性,是一些号称是有高级抗源的一些新品种所明显不及的。

经历了几十年,我们今天来回看一些东西,我们就不得不在想,当时的杨作民先生是搞小麦的品种资源、原始材料、抗源和抗病育种的,让他来指导我们当时的组合配制和亲本选配,他没有掉到他自己的专业“坑里”,拿他自己手中的资源说事儿,而是面对我们当时杂交小麦恢复系所面临的问题、所缺少的东西来对症下药,是从解决具体问题出发的选择亲本的理念。通过这事儿也说明,虽然杨作民先生在当时已经离开了杂交小麦工作,但杂交小麦还是在他的关注中,可能也正是王树安先生所说的“责无旁贷”在杨作民先生那里的具体体现,也充分说明杨先生对蔡旭先生的忠诚,对杂交小麦事业的爱(爱屋及乌嘛)!

我们在来看S120和S180这两个亲本,它们都是当时的几年前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王恒立先生(已去世)与东北旺实验站搞小麦育种合作时的品系,是有一定的丰产水准的中间材料 。两个材料的基本性状相差不多,表现在S120上边是丰产性弱了一定,但与S180相比较早了一些,穗子显得稍大了一点。这样儿,S180的性状表现就好说了——如果不是因为其晚了一点,在当时地道的应该是个好品种(就如同后来的轮选987一样),是育种人的标准太高了。首先其抗寒性表现是一流的,这完全符合了北部冬麦区小麦品种应具备的最基本要求;第二是有很好的繁茂性,这又与抗寒性和适应性相关,还是北部冬麦区小麦品种应该就有的基本性状要求;第三是很好的开花习性。这个性状是按照当时选择恢复系亲本必须要具备的性状,当然这也是我们今天好的品种适应性的具体体现。由此,我们再回到小麦育种教科书上谈到亲本选配时说的一句话:“亲本在具备目标性状较为突出的条件下,所具有的其它优点也要越大越好,缺点越少越好,且最好不能带有难以克服的缺点。”

有时候,我们发现或者听说有一个“珍贵”资源,见到这个东西后发现,那个目标性状倒是明显的存在,但除了目标性状以外,其一身的毛病,甚至还有我们难以克服的毛病,改造吧!这样儿的东西多了,听说有谁捣鼓出东西来了吗?没有,都没有,最后都是不了了之了。看看杨作民先生在2005和2006年写的一个《中国农业大学冬小麦产量比较试验总结》,看看它在“总结”了关于对亲本应用方面不多的几句箴言,我们就会明白很多很多,就会避免我们在接下来的育种组合组配中瞎弄,瞎迷信一些所谓的资源、被别人忽悠成的“宝贵”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