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市场出良种

农民日报,2013年1月17日

“甬优12”的诞生,归功于科企间的紧密合作,更证明了科研成果只有贴近市场需求才有生命力。而这正是当前民族种业的“短板”所在。

纵观世界种业的成功范例,在育种理念上,无一例外都是注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公司从种子生产、推广到市场营销的工作人员,都自始至终参与品种选育的过程,育成品种有明确的推广区域和市场定位,针对性和指向性都很强。

科研成果贴近市场,要加强科研和企业的优势互补。长期以来,育种机制存在的“两张皮”问题依然突出:一方面科研院所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却“两耳不闻窗外事”,不搞开发推广,不搞商业化,研发出来的种子可能根本没法用;另一方面,企业知道市场需要什么样的种子,但苦于拿不到育种材料,没有种质资源。“甬优12”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宁波市率先突破制度瓶颈,在国内育种团队中成立了首个产权共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科企战略同盟。再加上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产生了1+1>2的协作效应和规模效益。

科研成果贴近市场,更要充分考虑品种的适应性。宁波地处沿海,时有台风肆虐,对水稻生产极为不利。而公司和科技人员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培育出的“甬优12”,茎秆粗壮坚韧,穗大粒多,抗病性好,抗倒伏能力强,对不利气候条件抗性非常好,更多甬优系列甚至遇到12级台风攻击,依然挺立不倒,受到了当地种粮大户欢迎。

科研成果贴近市场,还要尊重农民,倾听需求。不仅是甬优系列,在众多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的育种团队中,也随处可见到经销人员和种粮大户的身影,他们的意见体现着种子综合生产特点、经济性状、消费者需求等系统指标,成为企业确定下一步育种目标的重要参考。

育什么种子,不是听专家的,而是听市场的。要紧贴农民种植习惯,农业生产需要什么种子,企业就培育和生产什么种子。真做到了这一点,相信会有更多的“甬优12”、更多的惊喜呈现在我们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