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种业“航母”从这里起航

2014-02-27|作者:崔丽|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业新闻网

北京,天安门东南30公里,崛起一个占地5万亩的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预示着,一个民族种业“航母”,正在从这里起航、破浪前行。

“种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去年9月29日到此视察时指出,“北京搞的种业硅谷,就是种业的中关村,这就是一个体制机制的创新。”

2011年7月,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挂牌一成立,即纳入科技部、北京市共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一城多园”体系,成为国内首家科技挂牌的种业科技园区;后被正式确定为农业部和北京市共建的现代农作物种业示范区核心基地、全国首批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春耕时节,记者走进这个“种业中关村”,探寻种业“航母”的起航之路。

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农业产业优势

引领全国现代种业发展,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聚集了众多实力雄厚的科研育种机构、知名种子企业和种业英才。种业研发机构80多家,农业科技人员两万余人,每年新育成农作物品种400多个。这里还保存着国家级种子资源达到40余万份,居世界第二位。

北京选准突破口,将种业作为农业首要产业加以推进,从2005年即开始布局种业发展。可是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深层次、体制性的问题,国家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扶植科研院所和企业,如何建立商业化的育种体系?如何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如何把科学家的工作积极性和种业企业经营的原创动力有机融合?答案,就在园区。

实践证明,把几十家乃至今后几百家种子企业和农科院所聚集在一起,打造国家种业硅谷,这条探索之路越走越宽。园区把入区的种业企业通过政府的平台和农科院所对接,国际资源和国内资源在这个平台实现整合,实现各方面共赢,让具备育种资源的上游单位和有品种需求的下游企业组成联盟,促进种子落地发芽,从而实现机制体制创新,促使种业企业和科研单位加快发展。

目前,园区已入驻50余家企业,包括上市企业4家,筹备上市企业2家,农业部“1+8”、北京市“1+5”种业科企联合创新体,首都籽种产业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理事单位中的企业9家。如北京德农种业、大北农金色农华、内蒙古大民种业、黑龙江垦丰种业、法国利马格兰、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及科研单位都来到这里。2012年,园区与中国农业大学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并在园区建设中国农大通州试验站;2013年与中国农业大学种子健康中心合作建立种业科技园区种苗健康检测中心。与此同时,园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签订入驻协议在园区建设通州院区,并在创新科技、聚集产业、打造品牌、培育人才和开展合作等领域形成合作。

成效立竿见影。2012年,种业科技园区的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开始向全国推广,并与甘肃、宁夏等地的农作物制种基地以及海南南繁基地在种业产业链上实现了育种、繁种、制种、推广的有机衔接和有效对接,当年种子销售额就突破了50亿元。

打造政策的洼地、服务的高地

记者一走进园区大厅,就看到一个巨大的展示沙盘,听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单鹤翔介绍说,园区总体规划面积5万亩,共分三个板块,一个是750亩的企业科研孵化基地,以会展、研发中心和企业总部为主,包括公共实验室和公共研发平台。一个是750亩新品种核心示范展示基地。第三个板块就是1000亩专家院士中试基地,免费为院士专家在育种管理需要的中试环节提供地块。园区既为企业服务,也为农科院所、专家院士和科研单位在园区里实现品种示范展示、遴选、应用服务。

园区是一个全新的种业研发推广平台。在这里记者了解到,以前推广品种,企业只能通过文字、图片介绍,很少有买家和商家近距离的实物介绍和互动。

而现在版本升级啦,入园企业以及未入园的种业企业都可以把优新品种和即将要推广的品种拿到核心示范展示区,进行展示示范和种植。通过实物对照、比较,选择推广更新的品种。这不仅是一个展示的窗口,更像一个公共擂台,各个种业企业可以把好品种放到这个擂台上进行比拼。目前,这里吸引了国内外1000多家种业企业的万余个新品种在此进行示范和展示。

企业进驻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可以享受“国家现代农科城”、“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部“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等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享受国家和市里有关科研项目及经费支持;入驻园区的科研院所能够为企业更直接地提供人才和技术的支持;园区为企业建设实验室等硬件设备,企业在运营当中就不用自己投入很多资金建实验室或者购买很昂贵的设备,还可以依托农科院所运营实验室,节省了成本。

通过园区的物联网中控中心,将种业“育—繁—推”过程所涉及的相关对象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描述、分析、监控、管理和控制等。此外,园区还建有现代农作物高通量育种研发服务平台、作物种质资源共享交流平台、作物品种权展示、交易中心等。这些依托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北京农科院等科研院所正在搭建的平台,为增强园区内入驻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提供了有力的科技保障。

另外,随着入驻园区企业的增多,园区还组建了利用农村闲置劳动力的农机服务队、植保服务队,包括根据农作物的不同季节组建的季节工,为企业提供劳务服务。比如在育种用工密集时节,企业就可以请园区的服务队帮忙,给企业在投入和运营上降低了费用。

农民收“三金”乡里奔“四化”

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位于通州区于家务乡,土地流转后这里的农民生计怎么办?记者十分关心这一问题。单鹤翔带记者走进了北京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航天工程育种新品种展示大棚,大棚内当地十几个农村妇女正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在精细地耪地。

出了大棚,记者走进该公司的研发中心,换上衣服鞋子,穿过风淋间,来到组培中心。沈阳农业大学毕业的农学博士杨硕负责管理组培中心,她指着架子上一排排玻璃瓶内的草莓组培苗自豪地介绍说:“这是公司研发的草莓新品种,果实个头大、硬度高,比日本的草莓品种抗性还要强。现在正在组培山东客户的15万株草莓种苗订单。”

只见一名中年妇女熟练地把组培苗分离到一个个培养钵里,她把瓶口放在酒精灯上转一个圈,然后把小苗放在里面,一会儿工夫就把一满瓶组培苗分离完成了。她是柏伏村农民,家里有10亩地,“以前种麦子、玉米,1亩地最多能挣千把块钱,现在土地流转给园区,除了每亩地每年有1500元的租金,经过培训到企业上班每月还有1800元的工资,逢年过节,村里还会给老人发几百元的股份分红。”

短短两年多的时间,于家务乡就实现了园区3.5万亩确权耕地的集中流转,秘密是什么?原来,乡里成立了北京市首家乡镇级农村土地流转信息服务中心,采取“统一程序、规划、管理、标准”和“必须要服务于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于促进农民提高收入”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土地流转的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为了提升村集体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园区每年为村委会拨付200元/亩的土地流转管理服务费,随着全乡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完成,每年年底农民的股份分红收入也得到提高。农民家庭收入结构由过去单一的农业种植收入逐步向薪金、股金、租金“三金”收入转变,并将农村闲置农业劳动力转化为产业工人,园区已解决农民劳动力就业2000多人,农民年工资性收入约为2万元左右,农民实现了增收,生活生产条件得到了改善。

几年来,于家务乡的土地流转与园区建设形成了相互作用,树立了全乡发展的战略品牌,实现了园区农业的产业发展,形成了“四化同步”发展的雏形。随着国际种业园区的发展,于家务乡的聚富苑产业园区为种业机械、装备、农资等种业相关企业预留了相应的生产用地。乡中心区、次中心区也为种业园区高科技人才配套了“人才公寓”,提供了“乐业”、“安居”的生活保障。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二三产业的快速融合发展,使于家务乡即将成为“四化同步”的先行试点乡镇。

本报记者 崔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