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启动“红盾护农” 重点整顿种子市场
春耕在即,甘肃省工商局日前下发通知,要求自即日起至4月20日,在全省开展农资打假保春耕专项行动,切实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工作,严厉打击销售假劣农资等违法行为,为促进全年粮食丰收和农民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知要求,各级工商机关要以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为契机,积极应对,更新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形成部门协调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主体自治的农资市场监管新格局;要积极探索有效途径,进一步发挥红盾护农联系点和基层维权网络的作用,加大对不法游商的打击力度;对资质条件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依法予以清理,依法查处无照经营和一照多点、非法出租转让营业执照等违法行为,确保主体资格合法;积极健全完善信用分类监管机制,以“经济户口”为基础,整合农资商品质量监测、案件查处和消费者投诉等相关信息,完善农资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积极发挥其信用约束作用。
通知要求,各地要配合农业部门,以玉米、马铃薯为重点品种,重点整顿规范种子批发市场、专业市场、集散地、运销大户和乡村流动商贩,严厉打击品种套牌侵权和销售假劣种子行为;要继续加强化肥市场规范监管,对化肥生产、销售相对集中的地区及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集散地进行重点检查,严厉查处利用境外虚假登记的企业名称并以委托加工、授权使用、监制等名义销售“傍名牌”化肥行为,严厉查处利用场地、质量、商标虚假标识等手段冒充进口化肥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维护化肥市场健康发展。同时,切实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对于涉嫌犯罪的案件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通知强调,要切实将农资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工作与农资市场监管工作紧密融合,充分发挥农资监管信息化系统的作用;要通过整合农资市场经营主体准入、农资商品质量检测和经营行为规范等监管信息,深入开展对农资市场有关数据的汇总统计、科学分析、局势研判,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加大可追溯监管力度,提升农资市场监管执法效能。 (牛彦君)(责任张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