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总量大幅增长服务保障“缺口”犹存

随着湖南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推进,农机装备总量大幅增长,亟需必要而及时的农机服务。在农机服务网里,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但在市场失灵的环节,也需要政府更多地着力。

农机公共服务进村入户

正是冬季农闲时节,作为益阳市赫山区八字哨镇农技推广服务站唯一的农机技术人员,夏桂华却没有闲下来。

虽然是冬天,但骑在摩托车上还是挺冷的,夏桂华就这样迎着寒风在乡村公路上跑着。冬闲时节正是农机具检修保养的有利时机,夏桂华要去农户家进行农机具管护保养。等一开春,这些机器就要派上用场了。

维修保养的空当,夏桂华也顺便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过完年,就是农机购买的高峰期了,给购机农户办理购置补贴,也是夏桂华的事。

夏桂华只是湖南农机基层工作人员中普通的一员。全省800多万台(套)农业机械在田野里奔忙,需要一支庞大的农机服务队伍,提供包括技术培训、技术推广、安全检测、执法装备、试验示范、农机维修、信息服务等在内的公共服务。

“我们的机手都是农机站负责培训的,机插秧技术指导、抗旱设备调试维修等等,这些事情农机企业都不会来做,都是靠农机部门来服务。”湘潭县排头乡农邦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彭水平表示,公益性农机服务,政府的主导是不可或缺的。

基层服务能力亟待加强

汨罗市沙溪镇是粮食生产先进典型。镇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彭明一人身兼数职。令人奇怪的是,这样一个农业大镇,没有一个专职农机技术人员。

“农机发展速度太快,农机管理系统基层人员知识已逐渐老化。”副镇长黄新华说,农机公共服务确实还需要很大的提升,才能跟上农机发展速度。

“基层农机站所,工作经费可谓奇缺,工作人员下乡稽查或到市里办手续,差旅费用都分文不报。”汨罗市农机局副局长黄盛名说,多年来,国家或省安排的农业项目,主要集中在种养技术方面,农业机械化项目很少,且额度很低;因县级财力不强,所安排的经费与实际开展工作如农机推广、购机补贴、安全监管等所需资金差距很大,特别是乡镇站投入不足,一些乡镇农机员甚至私人垫资去推广和核查机具。

教育培训同样远滞后于机具的发展,在某县的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里,教学挂图、教学模型等都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购置的,学校的教练车、教学机具等也都没有更新换代,与现有机具的技术发展已显滞后。不少培训学校成了“空巢”。

据介绍,基层农机推广服务机构改革后,全省各县(市区)2300多个乡镇中独立设置乡镇农机站的只有539个,其他绝大多数乡镇农机站并入了农业综合技术服务站,配备的1~2名农机专干多数不懂农机,也缺乏运转经费和办公设施,很大程度影响了基层农机推广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据了解,目前湖南省农机项目经费,相比江苏、黑龙江等省,不及其零头,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基层政府和农机部门力不从心,影响了先进适用农机具的推广。

莫让农机维修成难题

调查发现,不少农机大户反映,越是生产旺季,农机具越容易出故障,维修费用高昂不说,还难以及时得到维修。一台联合收割机因故障耽误一天,机主就损失2000~3000元,而且误一时就可能误一季。

农机维修难,成为令机手挠头的普遍问题,也成为农机推广中绕不过的障碍。据介绍,农机在“三包”期内的维修由农机生产厂家负责,厂家的维修站一般设在县一级农机销售单位,维修人员很少,每逢农忙季节,很难及时为农民提供服务。厂家“三包期”一过,便不再提供维修服务。

“企业非不为也,是不能也。”南县的沃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为了做好售后服务,有专业维修人员58人,承担了周边十几个县市和10多个品牌的售后服务,已发展成湖南省内最大的农机维修服务基地。公司总经理严岳云表示,农机化技术快速发展,农机知识更新太快,农机维修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机具种类多、品牌多,零配件多不通用,很难买到,农机维修确实“千难万难”。

目前,湖南省农机维修缺网点、不规范,全省7500多家农机维修门店有7431家是个体小店。

农机维修,原本也是公共服务的题中应有之义,但现在乡镇农机站的功能已经不复存在,无法行使对农机维修网点的管理职能。湘潭县农机局局长谭卫兵认为,近年来,农机维修行业无人管,政府公共服务应在这块多着力多补位。

严岳云称,农机售后服务中配件是核心,农机损耗大,配件的更新换代快,储备不足可能耽误农时,储备太多又容易过时报废,他希望政府能扶持农机配件市场建设。此外,他还建议对农机维修网点农忙季节从事农机维修作业进行补贴,把其纳入农机补贴范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