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嘉兴农作物高新技术育种中心成绩卓著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嘉兴农作物高新技术育种中心,2013-01-10
2005年1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与嘉兴市政府签订了共建“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嘉兴农作物高新技术育种中心”(“育种中心”)协议,并举行了揭牌仪式,标志着“育种中心”正式诞生,这既是双方新时期新合作的开始,也是对双方过去合作成果的肯定,成为双方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遗传发育所在农作物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成果和人才优势,而嘉兴农科院是一支有着丰富育种经验的成熟的育种队伍。自“育种中心”成立以来,双方本着“真诚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深化双方合作,共建合作平台,促进成果转化。
在“育种中心”建设方面,嘉兴市政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新建了7200平米的科研创新基地;投资261万元建设了250亩高标准试验田并投入使用。此外,嘉兴市政府还投资385万元,在海南省陵水县建成工作、生活设施齐全的南繁育种基地。 2013年还将投资200多万元对海南基地进行扩建,以满足“育种中心”对南繁工作不断增长的需求。
在人才交流、项目开展、品种选育等方面,“育种中心”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已有李家洋院士、储成才研究员、朱桢研究员、李传友研究员、翟文学研究员、胡赞民研究员、傅向东研究员等多个课题组在“育种中心”开展合作研究,涉及水稻、油菜等多个作物的分子改良育种研究,如在利用qSTV11基因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利用IPA1基因对水稻进行株型改良、抗虫转基因水稻新品种培育、优良粳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与利用、榨菜胞质甘蓝型油菜育性相关基因分子标记等研究课题均获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育种中心”姚海根研究员和储成才研究员通过分子标记培育的优质晚粳稻新品种“秀水114”和“秀水134”已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秀水114”2009年通过浙江省和上海市的品种审定,产量比对照增长12.57%,高抗条纹叶枯病和矮缩病,2009-2012年该品种推广面积已达250多万亩;“秀水134”2010年和2011年分别通过浙江省和上海市品种审定,推广面积达350多万亩,其高产示范田亩产达680多公斤。由于“秀水114”和“秀水134”具有抗逆性强、优质高产等特点,大面积亩产660公斤,高产田达700公斤以上,于2010年,双双进入农业部水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与水稻翻耕直播示范片。2012年,“秀水134”单一品种种植面积占嘉兴市晚稻面积的67%,单一品种覆盖率创历史新高。截至2012年,“秀水114”和“秀水134”累计推广面积已超过600万亩,以平均每亩增产25公斤计,已增产粮食1.5亿公斤,新增社会经济效益2.3亿元。
在今后的发展中,“育种中心”要全面总结过往建设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以现代农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要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和合作内容,完善发展规划,理清发展思路,抓好工作重点。在建设基础设施,改善科研、办公和生活条件,引进与培养人才,争取国家、科学院、省市等科研立项,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集中力量,真抓实干,在科研水平提高、高质量成果产出、品种推广及产业化、人员科研素质提升等方面显著增强。在未来几年,通过全员共同努力将“育种中心”发展成省级乃至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创新载体,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