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打造“种业硅谷”
南方日报,2013-01-10
2012年,广东省粮食产量1396万吨,连续4年增产。丰产的背后是科技的创新。据统计,目前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3.5%,其中良种对增产贡献率超过40%。
2012年,省政府出台了《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种业大省向种业强省跨越;种子发展专项资金增加了7倍;深圳市政府每年拿出5亿元设立生物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从国际上引进优秀的分子生物技术人才。
种子是农业科技的芯片。广东是全国种子科研育种强省、种子进出口贸易大省。早在上世纪50年代,省农科院研究员黄耀祥即育成世界上第一个抗倒伏的籼稻矮秆良种,使稻谷单产从250公斤提高到350-400公斤。在一代代农业科学家努力下,丰富的新优品种令广东及华南千万农民以科技致富。据不完全统计,仅“十一五”期间,广东即培育出新品种(系)700个,选育新品种(系)580个。如省农科院培育的五优308、天优998等优质超级杂交稻,已累计推广超过1亿亩。
种植大户尝科技甜头
上月15日,汕头市潮阳区和平镇“全国种粮大户”马四弟完成了4000多亩稻田的收割工作。他大致算了下,平均亩产550公斤以上,而往年这个数字为450公斤。这是他种田17年来最丰收的一年。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马四弟认为这丰收少不了良种的功劳。他今年第一次大面积选用了杂交水稻新品种,无论是早造的Y两优1号还是晚造的深两优5814,均取得了高产。
两个品种是市面上价格最高的品种之一,但他并非只买“贵”的,而是有一套选种试种流程。“试过确实高产优质,今年才大面积种。”
良种也带给博罗县伟联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黄伟平诸多惊喜。他经营着上千亩菜场,发现叶菜在高温条件下极易抽薹,影响了售价。2012年,他选用了一个耐高温的矮脚白菜新品种,上市后菜很受欢迎。虽然新品种种子价格较高,但黄伟平认为值。
前沿技术孕育新品种
位于增城市的华南农业大学基地,山青水绿,瓜肥菜壮,外行的人会以为这里是度假庄园。这里,汇集了数百个蔬菜和水稻等新品种,尤其是通过航天试验育成的优良品种。
自1987年我国首批水稻和青椒等种子上卫星至今,广东在航天育种方面都有着骄人成绩,“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是落户华南农业大学。该中心在全国首创了航天水稻示范推广产业化开发新模式,育成审定水稻新品种15个,累计推广3000多万亩。华农大种业公司所培育的8个甜玉米品种,在全省种植达150万亩。另外,其丝瓜、番茄和茄子也是广东最有竞争力的品种。
“十二五”期间,航天育种、辐射育种等仍然是广东种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
育种创新带动品种聚变
在广东,种业科技工作在农村科技工作中始终处于最重要位置。“十一五”以来,广东省设置了农业产业化推进和星火产业带专题,设立了动植物优异种质资源鉴评与利用、良种猪新品系选育等重点科技专项,组建了5个团队开展主要粮食作物抗性育种、作物诱变育种(包括航天育种)等联合攻关,另外还有罗非鱼、鸡、水稻产业化推进专项,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
据不完全统计,广东在“十一五”期间,共安排了400多个项目,投入5260多万元,培育新品种(系)125个,获得国家和省农产品品种审定20项,建立示范基地面积5.75万亩,推广应用新品种(系)32项,有效提高广东农产品良种覆盖率。
创新-专家谈-丰富种质资源要善加整合
广东由北至南涵盖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多样的地理环境为广东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在2012年,省政府出台了《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强种业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和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推进前沿育种手段的研究,全面提升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使良种在农业生产科技贡献率中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
广东最大的蔬菜种子企业、汕头市金韩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世明认为,处于北纬23度这一“世界黄金育种带”是该公司最重要的财富之一,也是南瓜、苦瓜等优质品种得以培育出来的关键。
省农科院水稻所三系杂交稻研究室主任李传国介绍,广东仅稻作区就随环境差异划分为四片,每片稻作区均有大量地方特色品种,就育种来说,广东的资源环境可谓得天独厚。实施意见特别提到,要加强种质资源和优质特色品种保护利用,以全面提升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
资源是育种创新的材料基础,而广东在这方面可谓是家底殷实。由水稻所承担的国家种质广州野生稻圃和广东省水稻种质资源库现收集保存的栽培稻、野生稻资源有23500多份,其数量及种质资源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位居全国各省、市前列。而且通过育种材料组合进行杂交育种还有很大的发掘空间,因而种质资源的地位格外关键,正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分子育种技术也需要从海量的育种资源中筛选有用的素材。
不过,由于育种资源多集中在科研院所,民营种子企业要开展商业化育种面临无米下锅的尴尬现状。省农科院蔬菜所副所长何晓明表示,科研院所的育种资源从根本上说是公共资源。国家种业政策要求育种科研单位向基础性、公益性研究转型,由企业作为商业化育种的主体,也是要让科研人才和育种资源按照市场规律流动起来。
一些育种科研人才已经在探索新的商业化育种模式。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所长武小金介绍,他们就是定位于依靠商业化育种的效益来支持育种研究,而不是当前普遍采用的依靠申请项目经费来支持科研。“我们的科研人员将自己的收入也投入到了后续研究中,一方面可以加快育种进展,另一方面,科研人员自己有了股份,工作也更有积极性。”(李晓芬 项栋梁 吴满 惠婷婷 林亚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