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打造优势强潜力大的制种基地
编者按
优势种子基地是宝贵的国家战略资源。去年,农业部认定的57个国家级种子基地市县可以说是我国目前最有优势、最具潜力的种子基地。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分别占到全国的55%和70%,在保障用种安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把国家级制种基地的优势发挥好,把潜力挖掘得更充分?本期呈现5个制种大市的经验做法,供各地借鉴。
来自国家级制种基地的声音
近日,在农业部举办的现代种业发展培训班上,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和新授牌的国家级制种基地县(市)农口分管领导,围绕如何建好用好制种基地说问题、谈思路、提建议。
☆如何建基地——
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廖西元: 制种的基地越来越集中,会成为一些地方的支柱产业。基地县要基于机械化的技术平台来打造基地,抓紧构建全程机械化制种的要求。
湖南省怀化市副市长王行水:基地建设突出规划的引领作用,按照新形势的要求,从区域布局、总体规模、具体措施等各个方面科学支持、有效推动。
海南省临高县副县长程江洪:怎么创造好一个合格的基地,应该有一个共同的规范、标准。要有一个顶层设计,不能让基地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在基础上细化实施细则,建立一个统一的考核标准。
甘肃省高台县副县长李盛新:基地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如何提高产量,节省生产成本,完善基地建设和地方设施的配套,形成一个长效机制。
☆如何净市场——
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廖西元:严抓制种产业发展的环境建设。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机构,严厉打击套购,没证等侵权行为的法律依据很充足,关键是部门联合执法,政府来抓,仅仅依靠种子管理站是不够的。
甘肃省张掖市副市长王向机:建立杂交玉米种子的规模市场,14年实际的制种面积达到80万亩,加强种子行业监管,坚决打击无证生产、冒牌生产。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昌吉市副市长陈立波:成立玉米制种基地管理小组,出台了玉米制种基地管理办法,对套牌等侵权行为严厉打击。农口和工商、公安联合起来做这个事情。
☆如何破瓶颈——
农业部种子局副局长廖西元:制种产业人工成本越来越高,成为制种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各个制种基地继续加快建设全程机械化的体系构建来提升基地实力。
江苏省金湖县常务副县长毛文博:减轻制种基地的负担。农资综合补贴是由中央财政支付的,中央财政是否可以大力支持制种基地,取消掉地方的财政配套支持。
福建省建宁县副县长沙陈龙:种子的管理很关键的是依法依据地管理,依法依据地解决问题。法律的制定,应从基层政府和民众的角度来看问题。
☆如何降风险——
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廖西元:3年以前企业求着农民制种,现在农民求着企业制种,供求关系逆转的趋势不可阻挡,而随着用种量减少,制种面积在不断萎缩。基地县要做好优质企业和优质基地的对接。有企业跟农民建立紧密关系的才叫基地,没有企业进入叫农地。
湖南省攸县副县长陈运发:公司和农户的利益分配分歧比较大。丰产的时候,企业把价格压下去了;低产的时候,企业把种子卖了欠着农户的款,第二年就不在这制种了。农户和公司需要加强对接。
四川省东坡区副区长李勇:东坡区是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区域,基于种业抗自然风险能力较弱,目前和常规水稻是以3∶1的比例为制种基地投保,下一步计划把保险的标准提升至4~5倍。
本报见习记者 石亚楠 整理
农业部为57个国家级制种基地市县授牌
图为授牌仪式现场。尹柱军摄
本报记者 宋修伟
2月10日,农业部在京举办现代种业发展培训班,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为57个国家级种子基地市县授牌,要求加大对国家级制种基地和制种大县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建设,落实制种保险政策,研究制定粮食作物制种大县奖励等政策,切实把基地保护好、建设好、管理好。
余欣荣强调,要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优先将优势种子基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并予以严格保护,不得非法侵占,不得随意更改基地用途。
发挥财政资金示范带动作用,整合财政资金、企业投资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推进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现代制种基地建设。
基地所在市县要切实承担起基地管理职责,加强对企业的金融、税收、用地等方面政策支持与服务,营造良好生产秩序,要积极推动成立国家级种子基地管理领导小组,省级农业部门负责对辖区内国家级种子基地的监管和考核,农业部将组织抽查和中期评估,对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给予摘牌处理。
研究制定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划定的工作方案,加快划定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对划定为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的土地实行用途管制,纳入基本农田范围严格保护。
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名单
江苏省盐城市 四川省绵阳市
湖南省怀化市 福建省建宁县
湖南省绥宁县 江苏省大丰市
四川省梓潼县 贵州省岑巩县
江苏省建湖县 海南省乐东县
四川省罗江县 湖南省靖州县
江苏省金湖县 湖南省武冈市
四川省彭山县 海南省临高县
湖南省溆浦县 湖南省攸县
四川省东坡区 四川省邛崃市
四川省安县 湖南省洪江市
湖南省零陵区 江西省宜黄县
江苏省阜宁县 四川省江油市
湖南省芷江县 重庆市垫江县
四川省泸县 湖北省公安县
海南省三亚市
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名单
甘肃省张掖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
甘肃省临泽县
甘肃省甘州区
甘肃省凉州区
甘肃省肃州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县
黑龙江省林口县
甘肃省高台县
黑龙江省依兰县
甘肃省永昌县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
甘肃省古浪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
吉林省洮南市
内蒙古自治区松山区
四川省西昌市
黑龙江省宁安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
黑龙江省依安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呼图壁县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奇台县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
资料来源:农业部种子管理局
实现优势基地和优良企业的对接
湖南省怀化市根据各地自然生态特点及种子生产区域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推进分散基地向规模基地集中,小种业向大种业延伸,引进并支持了省内外10家优质种子企业入驻怀化从事基地建设和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实现制种基地与优势组合、优势基地、优良企业的优化配置和对接。如湖南洞庭高科在溆浦县黄茅园基地连多年优势组合生产规模稳定在1.5万亩以上。现全市已形成以芷江县、溆浦县、洪江市、靖州县、中方县、会同县、辰溪县等6个县市为主的26个乡镇适宜不同品系种子生产的规模基地群30处,10万多亩。
近几年来,市、县两级整合农业、水利、国土、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涉农项目资金,加强基地基本设施建设,修建各种机耕道1734.8公里,基本上达到了每6.67万?(100亩)有1条机耕道,配套建有各种排灌渠道14581.5公里,在种子生产集中区域建有固定种子收购点22个,种子加工仓储库房18座,面积25750?。
引导种子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投资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湖南隆平高科投资400多万元用于晒坪、住房、仓库、水渠、水库、田埂等基础设施资建设,整修机耕道5000多米,修建晒坪2000多平方米。投资100多万元添置了犁田机、直播机、插秧机、烘干机、精选机等配套设施。
基地准入实行“四个严禁”
甘肃省张掖市实行严格的基地准入制度,坚持“双向选择、择优合作”的原则,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通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实行“四个严禁”,即严禁村委会同无种子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签订制种生产合同并落实面积,严禁企业和制种代理人采取不正当手段抢落基地,严禁在制种生产合同中搞暗箱操作,严禁制种企业之间抢撬已经签订合同的种子生产基地,确保了种子生产基地秩序的规范有序。积极推进种子企业兼并重组,种子企业数量连续多年实现零增长或负增长。建立种子质量监管机制,探索形成了一整套独具张掖特色的保证种子质量安全的全程控制措施。建立行业联合执法机制、企业协会自律机制、利益对等的价格协商机制,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私繁滥制、抢购套购种子等不法行为。
该市坚持种子产地检疫制度,市上建立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县上建立种子质量检测站,种子企业普遍建立标准化种子检验室,形成了企业自检、县区普检、市级抽检的质量检测体系,有效保证了种子质量。各企业不断完善内部质量控制措施,建立生产管理档案,健全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推进种子生产、加工、包装的标准化进程,形成了一整套独具张掖特色的保证种子质量安全的全程控制措施。
做优“西南种业高地”的品牌
四川省绵阳市实施品牌战略,增强竞争实力,着力打造成“西南种业高地”。
一做强企业品牌。支持和鼓励现有种子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并购、参股等方式做大做强,重点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并在企业融资、上市等方面给予支持。二做优品种品牌。继续实施新品种选育奖励制度,大力培育和发展民营科研育种队伍,建立以种子企业为主体、“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新体系,以高端品种掌握产业话语权。三做响产品品牌。充分发挥区域内重点企业的品牌优势、市场网络,鼓励和支持种子企业创建品牌,积极争创“四川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积极申报绵阳杂交水稻种子地理标志证书商标和认定“西南种业高地”区域标识品牌。
加强机制体制创新,规范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健全行业管理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发展制种大户、制种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行“种子企业+制种专业合作社+制种大户”模式,进一步理顺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引导规划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制种农户实用技能培训,逐步构建现代种业科技服务体系。大力推广机插秧、机赶花、机打收,加快机械化育苗、烘干的配套设施建设,加速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进程。
土地流转促建“四化”基地
昌吉州是新疆玉米、瓜菜的重要制种基地,面积大,产业化程度高,其中杂交玉米和西甜瓜制种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基地建设方面,该州着力打造“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玉米制种基地,采取企业+制种合作社合作+农户实现土地流转的方式,辐射带动制种规模。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制种“规模化”,通过制种合作社实现制种“集约化”,通过农民培训实现制种“标准化”,通过应用“去雄机”实现制种全程“机械化”。
昌吉州不断加强种子生产管理、市场管理、质量管理、品种管理和服务工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执法为民工作,构建了种子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坚持以质量监管为重点,规范市场准入。自2013年起组织各县(市)以“交叉执法”的形式,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经营未经审定种子、套牌侵权种子及虚假种子广告违法行为,全面清查种子生产经营企业资质,规范建立生产经营档案,切实维护了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育种者的合法权益,为我州种子产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和服务环境。
本报记者宋修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