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美国生物技术公司IPO:为何如此繁荣

(2014年2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

不可否认,2013年的确是美国生物技术公司IPO 市场最为繁荣的一年。迄今为止,已有39家美国本土生物技术公司上市,此外,5家欧洲公司和一家加拿大生物公司也于2013年成功IPO (图一)。在这45次IPOs 中,42家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其数目是2012年的两倍之多。往年的生物公司首次公开募股往往难以达到其事先预期的募集数额,而今年相比往年情况大大改善,多数公司的募集总额达到甚至多于其预期募集资金(图二)。



图一 2008-2013美国和欧洲生物技术公司IPO总量



图二 美国生物技术公司IPO募集资金状况

从生物技术公司IPO 后股票的走势来看 (图三),多数2012和2013年上市的公司表现都非常好。这就意味着2013年不光对寻求上市的公司本身是好运年,对投资这些公司的投资者来说,回报也是相当丰厚的。



图三 生物技术公司IPO后股票走势

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今年投资者似乎更乐于承担投资临床前和临床一期公司所带来的附加风险。相比2012年(2家)和2011年(0家),今年已有5家临床前和临床一期生物技术公司成功IPO (图四)。



图四 2008-2013年美国基于临床前和一期临床公司的IPO总量

然而并非只有生物技术公司IPO的高增长,2013年生物技术板上市公司股票增发也呈迅速增长趋势。

形势大好,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推动了美国生物技术领域IPO的高增长呢?以笔者愚见,归结起来可有以下四点:JOBS 法案的签署,大型生物技术公司的强劲财政表现,生物技术新创公司监管环境的改善和“追赶”效应。

首先要归功于奥巴马总统于去年四月份签署的Jump 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 (JOBS) 法案,笔者在此将其翻译成“新创公司快速启动法案”。目前已有40多家公司依据JOBS条款成功上市。JOBS 法案包含了一系列利好规定,这使得新兴公司更容易上市以及在IPO中募集资金。其中一条还允许公司与投资者在“路演”(Roadshow)之前进行“试水”(Testing-the-waters)会谈,这一条款让公司在正式IPO之前能够大致衡量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兴趣。JOBS 法案还为符合条件的公司提供在头五年内监管减免的政策,包括内部财务控制外部认证要求的豁免。总之,JOBS法案的条款使得上市更易操作,从而促进了今年IPO的高增长。

其次,投资者的部分热情也来源于生物技术企业大盘的强劲表现,跑赢标准普尔500指数两倍之多。这样的表现已经激起投资者对生物板的强烈兴趣,使得寻求上市的生物技术公司机会大增。

再次,PDUFA V(处方药消费者付费法案)的颁布使得投资者对生物医药公司监管环境的信心增强。此法案的中心主题就是改善FDA监管过程的沟通度和透明度,以致力于病人利益和促进生物医学领域的创新。FDA已经作出努力,大大增强与药物研发者在药物评审各个阶段的沟通,减少药物开发过程中不必要的延误,以及提高申请的质量。其中在技术协议部分建立了一套新的新分子实体(NME)评审体系,旨在提高透明度,问责制,并最终实现更高的首轮批准率。此外,PDUFA V 成立新的联络办公室,加强在药物开发过程中科学家与科学家间的及时有效沟通。所有的这些变化让投资者通过药物开发和评审程序能够更好的判断其价值和风险。

最后,部分上市也归功于“追赶效应”(catch-up effect)的驱动:由于今年投资者对生物板的兴趣大增,先前在等待上市的一些生物技术公司可能加快了上市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