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业,如何“与狼共舞”?——专访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世煌
中国玉米博客,2012-12-31,本报记者 陈仁泽(http://chinamaize.blog.sohu.com/250616975.html)
张老师是国内玉米界少有的具有开放的、高瞻远瞩的眼光的科学家,他经常会有一些精辟的见解,今转载一篇张老师发在博客上的真正的采访文章。
引言:
“从东北、黄淮海到西南是我国玉米产业带,目前外资种子企业大量吸引优秀人才,在这一产业带上基本完成了种业研发、生产基地和市场销售的宏观布局,抢占了大量优质资源,对于国内玉米种业市场的掌控力将越来越强,今后形势会更加严峻,国内玉米种业管理再不加快推进改革和促进自主创新,很难说十年后我们还能剩下多少地盘”在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办公室里,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世煌指着墙上的中国地图,话语中透着焦虑。
“谁控制种子,谁就掌握了现代农业产业竞争的主动权。”张世煌说,国外的种子企业不会给我们更多的时间,面对来势汹汹的外国“狼群”,只有真正找到玉米种业的“病根”,早日开出对症的“药方”,我国种业的未来才有希望,才能在群狼的猛烈夹击中不被吃掉,最终实现“与狼共舞”。
(一)加速扩张——
洋品种已经占据我国玉米种子市场10%左右的份额
记者:近年来,洋种子大肆抢占中国市场,对此有人大呼“狼来了”,悲观地认为中国的玉米种子产业将全线失守,而有的人则盲目乐观,守着尚在获利的少数落后品种,不思进取。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一新形势?
张世煌:的确,近年来,国外种业巨头不断加速在中国市场的扩张,发展势头非常猛,就玉米来说,目前洋品种已经占据了我国10%左右的市场份额。
对于外资的大举进入,我认为应理性客观看待。一方面,要看到洋种子确实带来了新的生产元素。他们提高了玉米生产的机械化作业水平,节省了肥料和劳动支出,增加了收益。以“先玉335”为例,目前基本能够做到一穴播一粒种子,这与国内品种一穴播三、四粒的情况相比,大大节约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成本,对于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外资种子公司也丰富了我国的种质资源,更新了育种理念,给国内种业带来了种质、技术、质量、服务、竞争和人才意识等,刺激了我国玉米育种技术和经营理念的更新与发展。
但同时,我们也必须对跨国种业巨头的大举进入保持高度警醒。我国种业起步晚,基础弱,虽然拥有本土化的资源、市场、价格和人才优势,但跨国公司依靠强大的研发实力、雄厚的资金、人才优势,成熟的市场运作技巧和先进的企业管理能力,已对我国种业构成竞争压力。目前跨国公司已经在中国市场上完成了产业布局,一旦他们开足马力进军中国种业市场,我们的品种创新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都将面临更大的挑战。阿根廷和巴西种业及科研系统被跨国企业边缘化的例子已经给了我们足够的教训,切不可自我估价过高,必须抓紧时间推进深层次改革,鼓励自主创新才能应对来自跨国公司的严峻挑战。
(二)差距不小——
品种“多乱杂”,农民无从选择,多数种子企业没有研发能力
记者:在国际种业巨头面前,国内种子企业显得“弱不禁风”。差距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世煌:首先是品种“多乱杂”。目前,我国种业最突出的问题不是品种数量不够,而是太多,一个县仅玉米就有200多个品种,多到农民无法选择。另一方面,真正好品种却没几个,各地玉米高产创建中除了先玉335和郑单958很难再选出更适合创高产的品种。
其次是企业“多小散”。与种业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种子企业数量众多,但自身积累少,实力普遍较弱。目前,我国有6900余家种业企业,其中玉米种子企业大约有2000余家,但绝大多数种子企业没有品种研发能力,即使有研发能力的企业也投入不足。大多数企业“只买不研”,有些甚至只向研究机构买新品种审定批号,投入市场的却是传统而可靠的老品种。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现行的品种审定制度和标准过于单一,过于强调增产潜力而忽视其他抗逆性指标,容易滋生权力寻租等腐败行为。另一方面,现有育种资源和人才多集中在公共科研机构,而这些单位多以出论文、出成果为导向,忽视市场需求,追求短平快,而种质资源的搜集、整理与改良、创新等基础性研究却很少开展,造成每年有上千个品种参加区试,但真正能被市场认可的却很少,科研生产“两张皮”现象严重。此外,由于目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侵权行为时常发生但很难受到应有惩罚,导致大量种子企业缺少自主研发品种的创新动力,更多选择模仿先玉335和郑单958等既有畅销品种,改来改去,前进步伐很小。这实际上挫伤了原始创新积极性,严重抑制了产业的竞争能力。
(三)何处突围——
不能仅在技术层面做文章,必须改革种业和科技研发的管理体制
记者:面对外国“狼群”的夹击,我们应该如何突围?
张世煌: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已经不允许我们慢条斯理,需要跨越式发展。我们应放开眼界,把注意力聚焦在发展核心竞争力上。与其专注市场保卫战,不如卧薪尝胆,发展育种的核心技术和产业能力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改革种业有关的科技管理体制。如果不触动体制,仅仅在技术层面进行改革,仍难提高种业的核心竞争力,难把企业做大做强。
首先,要加快农业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公益性研究机构退出商业化育种,同时改革科研立项机制和考评机制,强化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应尽早建立公益性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与企业之间的种业技术创新合作平台、对接机制和优惠政策,推动种质和技术转移,以促进种业创新能力成长,力争用5-10年时间,打造出具有我国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
其次,改革品种审定制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鼓励种业技术创新,杜绝剽窃式育种,要从改革品种审定入手。现行审定办法扼杀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改革品种审定制度是决定我国种子企业生死攸关的重要举措。只有彻底改革审定制度,代之以注册制,同时建立产品责任追究制度,才可能激励育种者的创新积极性和促进我国种业大发展。
鼓励种业技术创新,杜绝剽窃式育种,要从改革品种审定入手。现行审定办法扼杀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改革品种审定制度是决定我国企业生死攸关的重要举措。品种审定只是品种管理的一个方面,如果只突出一个方面的标准会迫使育种方向和区域试验脱离市场需求。为此,需要建立品种区域试验和审定以后的注册制度,同时建立产品责任追究制度,从而使品种管理的两个方面处于平衡约束状态。没有注册制和产品责任追究制,育种方向和审定制度是难以平衡的。既宽松,又约束,这才能激发育种者创新品种的积极性。
第三,建立产品责任追究制度需要良好的市场环境,要严厉打击市场上的假冒伪劣种子和从事这类违法行为的害群之马。要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和侵犯知识产权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我们历来重视准入管理,却比较忽视进入市场后的管理,缺乏对违法行为的约束力,这对拥有创新能力的大型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十分不利,实际上抑制了大型企业的创新能力和资本聚集,使我国企业长期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因此,要加强市场管理,建立公平竞争机制,才能保障创新,促进我国大型种业企业的迅速发展。
(后记:透过搜索引擎,你可以发现我在新闻媒体和杂志上“发表”了很多文章和采访报道。但这些大部分都是“被”制造出来的,绝大多数不是我自己所写或者并没有被采访过。有些可能是在会议上发言,就算是采访过了,或者干脆从我的博客上下载一些东西,经过剪接编排就印了出来,没有经过我的审阅。但这里转载的报道真是记者采访后撰写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