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稼人的梦想 在春天拔节-安徽农村改革启示录
【编者按】
改革是最大动力,也是最大红利。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年。始终勇立改革潮头的安徽,迎难而上,奋发有为,踏上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安徽日报今起推出系列特别报道。
小岗村农民按下18个红手印之后,中国农村改革的脚步,再也没有停歇。
从“大包干”,到农村税费改革,再到农村综合改革,安徽始终站在农村改革的潮头,树立起中国农村改革的标杆。
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试验田”,“安徽经验”播种、收获于江淮,一次次走向全国。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推动城市与乡村走向更紧密的融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人们再一次将目光转向安徽。2013年11月,安徽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再探新路,20个县(区)启动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
从这个春天出发,安徽又一次站在农村改革的前沿,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崭新的改革篇章,追逐绚烂辉煌的梦想。
土地集体经营→家庭承包经营→流转集中经营。土地经营从分到合,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再出发,需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启示一
始终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
66倍—1978年到201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8896元。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这份数据,对于当年冒险分田的小岗村农民来说,意味深长。
36年前,小岗村“分田单干”。作为“改革原点”,小岗已写入历史。中国经济波澜壮阔的行程,由此开启。
“不分田,不行。 ”任何一个上了年纪的中国农民,回忆“包产到户”时,差不多都会说这句话。
危机深处是转机。与小岗同样具有标本意义的,是肥西山南公社小井庄村。
作始也简,将毕也巨。两个小村落的一小步,催生了中国农村改革历史性的一大步。
石破天惊,农业活力迸发。此后三十多年,粮食产量节节高,2013年全省粮食生产实现“十连丰”,总产达655.9亿斤。
“小岗引发的第一波农村改革,最终形成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然是当前农村发展的基础。深化改革,这一制度不能改变。 ”省社科院城乡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谢培秀说。
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当初参与包产到户的几个村民组,已没有一个农民在经营自家田地了。 ”肥西县山南镇小井庄村党支部书记李祖好说,2010年,所有土地全部转租给一家企业,大部分青壮年劳力都进了城。
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洗脚进城。建设现代农业,发展规模经营,土地由“分”到“合”,成为历史必然。
多年以后,审视安徽的农村改革,自始至终贯穿的,是强烈的危机意识。
如果说当年土地的“分”,是由危机意识倒逼而来,那么如今土地的“合”,依旧是由危机意识倒逼而来。因为没有土地流转,就难以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现代农业无从谈起。
小岗村也一样。严金昌、严立华、严立学……这些昔日分田到户的先行者,恰恰又成为土地流转带头人。
“按照高标准农田的要求,村里正着手改造流转起来的4000多亩耕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张行宇介绍说,发展现代农业,土地不集中不行。
小岗村口,是一个占地200多亩的葡萄园。这个经土地流转而兴起的现代农业园,园主叫严德友,是大包干带头人严俊昌的儿子。而严金昌的20亩地全部流转给了他。
从辩证的视角,观望安徽农村生产方式变化:过去由“合”到“分”,是解放生产力的必然要求;而今由“分”到“合”,也是现代农业发展内在规律使然。
土地流转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伴相生。适度规模经营,不仅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还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截至目前,全省耕地流转率达32%,农民合作社4.18万个,各类专业大户超过15000户,家庭农场近4万家。
如何看待土地的分分合合? “分”是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合”也是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
“无论是昔日的"大包干",还是今天的探索新型经营方式,安徽农村改革一直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 ”省农委副主任许伟说。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意味着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是改革再出发的根本目标。
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意味着最大限度集中全社会智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是改革再出发的群众基础。
腊月时节,萧县圣泉乡郭庄村农民王金乐,和村民们一起喜滋滋地领到了分红款。两年前,王金乐拿5亩地入股村蔬菜产业示范园,第二年就分红4万元,超出种地收入10倍。
机制一变,土地生金。王金乐们的幸福生活,得益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化。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意见。土地确权,是深入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基础。新一轮改革的浩荡春风,必将唤醒沉睡的土地,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改革再出发,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能变。时代变迁,改革精神传承不息,改革步伐永不停顿。
税费负担重→取消农业税→种粮有补贴。从做减法到做加法,是强化支持保护农业。改革再出发,需要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长农业农村发展短板。
启示二
始终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保护农民权益出发,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大包干”改革一呼百应,正是因为生产方式的创新,点燃了农民的劳动激情。
22年后,发端于涡阳县新兴镇,经安徽试点,进而全国推进的农村税费改革,再次印证这一深刻规律。
待“大包干”改革红利释放完毕,农村深层次问题渐次暴露:农民税费负担沉重,土地大量抛荒。
一边是日益发达的城市,一边是停滞不前的农村。当社会公正的天平越来越远离农民,农村分配关系的重塑不可避免。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积弊面前,新兴镇主动求变,剪除农民不合理负担。
“多予、少取、放活”,试点地区的成功探索,此后成为国家延续多年的“三农”政策主基调。
安徽再次勇上改革潮头,挑起唯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省的重担。 2005年,我省取消农业税。安徽经验迅速在全国被复制。
改革是最大红利,必然要触动固有利益格局,但最终是要落到人民真正得利益上。公平正义比黄金还宝贵,税费改革之所以能顺利推行,根本原因是呼应了农民最大关切。这对今天的改革来说,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春节前夕,记者走进霍山县诸佛庵镇深山村农民蔡习江家里。屋前流水,山上茶园,农家生活安逸富足。
“税费重的时候,2亩茶园一年缴纳特产税600元,而毛收入才2000元。 ”拿出纸质褪色的纳税证明,蔡习江掩饰不住感慨之情:“2005年后,就不要交一分钱税。 ”
然而,工业化城镇化浪潮席卷之下,农村再一次陷入了空心化的尴尬。大量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农业生产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当“减负”的政策红利释放后,强农的出路在哪里?
做减法,更要做加法。于是,扶持、补贴农业,成为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头戏。
去年10月底,一份名为深化改革推进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的指导意见的省政府文件,让六安裕安区农民刘永发兴奋不已。他领办的全省首家农村水利专业合作社,建管养一体化服务,大旱之年合作社4万多亩水稻获丰收。
裕安区水利局局长桑维龙告诉记者:“这家合作社的创新实践,符合省里提出的明确事权、改革产权、多元投入、建管结合的改革原则。 ”
何止是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 “包括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现在补贴到农民手上的,一亩地能有140元左右。 ”省财政厅农村综合改革处处长胡德林说。 2013年,我省发放涉农补贴223.5亿元,同比增长14.3%。
如今,农机年货在乡村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穿过琳琅满目的年货市场,长丰县水湖镇蒋赵村农民邱家明径直来到农机大市场,花7.3万元选购一台拖拉机。老邱开心地说:“有了农机补贴,买台农机过大年,开春就能派上大用场。 ”
农业机械化的梦想,在广袤的田野越来越清晰。目前,全省农机总动力达614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7.2%。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粮安则天下安。诸多惠农政策的叠加,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去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8098元,同比增长13.1%。
从全球范围来考察,各国政府大都对农业实施补贴政策。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按实际粮食播种面积或产量对生产者补贴试点,提高补贴精准性、指向性。
“按照谁种粮、谁受益原则,对土地经营者进行补贴,可以更好地激励规模经营者多种粮、种好粮。 ”肥东县八斗镇种粮大户盛松对改革补贴政策十分期待。
农业发展空间广阔,改革创新潜力无限。改革深化一步,创新推进一层,农业丰收的粮仓就会更高一截。
新春伊始,省政府提出,坚持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落实支持保护制度,加快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 “落实支持保护制度,更多的要素资源向农业倾斜,农业稳定增产就大有希望。 ”省农委主任张华建说。
改革再出发,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不能减。这是多年来农业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未来农村经济腾飞的根本保障。
(文章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