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激增 杂粮产业勿蹈大豆覆辙

近年来,宏观政策重主粮、轻杂粮的趋势始终不改,杂粮种植面积不断被挤压,加上部分农户从杂粮种植业中退出,国内杂粮总产量不断走低。

虽然杂粮进口量没有明显增多的趋势,但国际上其他的杂粮主产国却已经开始瞄准中国的杂粮市场。

一旦国内杂粮供给出现紧张状况,国内杂粮产业或重走国产大豆的之路,我国将成为国际杂粮贸易中的纯消费国。此外,国内杂粮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滞后,也已经成为小杂粮产业发展的桎梏之一。

杂粮进口创新高

根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杂粮分会数据显示,2012年是国内20多年来杂粮进口数量最多的一年,全年杂粮进口量为346万吨,比上年增加84万吨,增幅24.3%。

其中,最主要的进口增加来自大麦进口,全年进口量252.8万吨,比上年增加75.3万吨,增幅42,4%,是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进口量最多的一年。

绿豆近五年来进口数量也起起伏伏,2008年进口近8万吨,2009年进口0.5万吨,2010年进口近8万吨,2011年进口1.6万吨,2012年进口量为3.3万吨,比上年增加1.7万吨,增幅106.3%。

燕麦、大麦和马铃薯淀粉的进口量增幅也较大,燕麦进口8.2万吨,比上年增加2.6万吨,增幅46%;马铃薯淀粉进口3.7万吨,比上年增加1.4万吨,增幅60%。豌豆在连续三年进口增长的情况下,2012年进口量有所减少,为67万吨,比上年减少6.3万吨,减幅8.6%。

反观出口,2012年我国杂粮出口到109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有15类38个品种;全年出口数量为153.1万吨,比上年减少6.8万吨,减幅4.2%;创汇金额达12.88亿美元,比上年减少0.25亿美元,减幅1.9%;芸豆出口74.9万吨,比上年减少1.6万吨,减幅2.1%;创汇7.19亿元,增幅0.29%,出口数量和创汇金额仍是杂粮中最多的品种。绿豆出口量为13.4万吨,比上年增加1.9万吨,增幅16.5%。其他品种均不同程度减少。

从国内杂粮总产量来看,2012年,国内杂粮种植面积1468.8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2.7万公顷,减幅0.86%。除高粱的种植面积增加外,大部分品种的面积均呈减少态势,然而,同年国内杂粮的需求量为4930.6万吨,比上年增加114.5万吨,增幅2.4%。

种植面积缩减、总产走低,国内 杂粮产业走弱的表现仍在继续中,令业内人士不得不为整个产业的未来担忧。

国际主产国虎视眈眈

陕西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副总经理赵敏,是一位从事杂粮进出口贸易多年的企业负责人,面对近年来国内杂粮生产和进出口形势的变化,他开始为国内杂粮产业的未来感到担忧。

赵敏表示,从杂粮的进出口形势来看,芸豆在三五年有一个价格周期,中国人不喜欢吃芸豆,每年的出口都有70~80万吨;其他的比如荞麦、高粱的变化还是比较大的,以荞麦为例,从出口原粮为主转变为出口荞麦仁为主,主要原因是国外脱壳成本太高,污染非常严重,同时国外加工厂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因此他们更愿意进口荞麦仁;高粱,过去中国的产量还是非常大的,做酒做醋的用量很大,实际上从2012年开始,厂家就开始全部用进口高粱,估计2013年的进口量也会继续增加。

进口量激增的还有豌豆,2006年国内豌豆进口不足十万吨,而2013年估计要到100万吨,高粱近两年刚 开始进口,2013年进口量已经上升到近100万吨;“世界上的其他杂粮种植大国,比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早已经注意到中国杂豆种植面积大量缩减、产量减少的现实,他们也一直积极开拓中国市场”,赵敏对粮油市场报记者说。

赵敏透露说,2006年其曾跟随中国代表团到美国某州去考察,该州人口不到100万人,而土地面积却非常大,其生产的产品,几乎囊括了中国北方几乎所有的粮食品种,大麦产量第一,小麦产量第二,其他的还包括玉米、大豆、豌豆、扁豆、芸豆、荞麦、苏子、葵花籽、甜菜、谷子、糜子、高粱、亚麻籽,这让赵敏感到非常奇怪。

据介绍,虽然该州有些杂粮的产量虽然不大,但是一直坚持种植,随时可能抢占中国市场。当地州政府现在不让种,很多农场都在种草,但只要其愿意,政府随时可以给他们提供杂粮种子,并且其设备非常齐全,小众的杂粮机械、种子等等都能随时跟的上,一应俱全。

机械化水平需配套

众所周知,我国小杂粮主要分布 在西北、华北和西南等自然条件较差的地方,加上分布零散、单位种植面积小,使得小杂粮的生产长期停留在人畜耕收的经营状态,同时也直接影响了杂粮产业的发展。

在赵敏看来,国内杂粮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给杂粮产业的发展拖了后腿,人畜耕作模式令许多农户退出杂粮种植,转向机械化水平更高的主粮品种。

据了解,2013年黑龙江玉米种植面积再度大幅增加,而玉米主要挤占的就是大豆等杂粮豆作物的种植区域。

“从现在来看,国内大型主粮的种子、机械都有补贴可拿,机械种植、撒药、除草、收获;而杂粮豆的种植,从种到收到降水,机械化水平还是不行;农机对于农业的发展非常重要,目前虽然很多科学家在搞品种选育,如果杂粮种植农机化水平上不来,没有小众配套农机进入到杂粮豆生产中来,杂粮的种植可能进一步被机械化水平高的主粮品种挤压”,赵敏对粮油市场报记者说。

农业部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的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7%,小麦、水稻、玉米等主粮作物的机械化水平增长都非常迅猛,而高粱、谷子、绿豆为代表的小杂粮机械化收割才刚刚起步。

赵敏介绍说,在美国,大小型农业机械都很齐全,而且专业又小众的农业机械也不缺乏,一个做豆子的农场主,花50万美元购置的农机,每年折旧7~8万美元,折旧7年,而且全部免税。

山西省农科院相关专家认为,杂粮种植农户对小杂粮机械化生产的渴求与日俱增,杂粮产业必须跟上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加大杂粮生产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力度,推动杂粮生产技术标准化、集成化、规模化推广应用,解决国内杂粮生产规模小、质量低、不稳定,难以支撑产业化发展的重大问题。

赵敏建议,国内的农业科研人员的手再伸的长一些,除了种子的选育之外还包括种子的推广、农机等等,打通这些渠道,杂粮的真正产业化方有未来可期。

[责任qianm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