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抗旱稻痴痴盼“留沪”

节水抗旱稻痴痴盼“留沪” 上海专家历时13年育种 外地大量推广而本地种植很少

本报讯 (记者 马亚宁)春来到,播种忙,前不久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上海科学家罗利军,正马不停蹄走南闯北“撒稻种”——节水抗旱稻。昨天,记者从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获悉,土生土长的上海节水抗旱稻,已在全国推广百万亩,并走向亚非贫水国家示范种植。不过,这位在上海耕耘13年终于选育出绿色水稻的育种专家,更希望“阿拉稻种”能多多留沪长出一片片“绿色稻田”,为上海的蓝天绿水尽心力。

喜:13年选育节水稻

水稻,顾名思义离不开水,这也是我国传统水稻种植的“主心骨”。上世纪末以来,我国水稻平均单产长期徘徊,一直未有实质性的突破——即使有良好栽培条件的高产超级稻,大面积生产也难实现稳定高产。其中,水是一大“紧箍咒”。

前不久,《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公报》显示了我国的缺水现实:我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河流仅有2.3万条,比此前长期沿用的5万多条减少了一多半。我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耗水量占全国总耗水量约70%,而水稻的用水量占整个农业耗水量的70%。如果,水稻种植少用水该多好,不仅保护水资源,还能使得占我国稻田70%的缺水型中低产田焕发生机。 十年来,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带领团队,一步步梦想成真:找到世界上第一个旱稻不育系,育成首个杂交旱稻品种。它既节约用水——只需基本的生理用水,不必全生育期建立水层,每亩节水50%以上;又能粗放生长,免耕栽培、旱种旱管,在“望天田”(等天落雨的田)里也高产,亩产超过600公斤,产量优势毫不逊色传统水稻。在今年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上海节水抗旱稻赢得含金量十足的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我更认为这是对水稻种植绿色思路的一次肯定,旱稻终于可以和水稻一样在挑大梁了。”罗利军告诉记者。

憾:墙内开花墙外香

目前,节水抗旱稻已育出籼型和粳型杂交稻等数十个新品种,其稻谷饱满,煮饭更香糯,达国标优质米二级,在广西百色、安徽阜阳、湖北国家粮食主产区等地共推广种植百万亩。今年,节水抗旱稻种输出预计可达50万斤,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落户上海,大部分源源运往外地,甚至非洲、东南亚等地区。罗利军说,“节水抗旱稻在上海本地的种植面积一直不大,有点墙内开花墙外香的遗憾。”

有人认为上海周边不缺水无需旱稻,岂不知稻田灌水只进不出,施用的化肥农药随水溶解泡田,不仅降低使用效率,更渗入整个土壤的水循环系统,久而久之污染土壤。同时,水稻田灌水期通常十天半月,土壤里的物质分解释放出大量甲烷,污染大气环境。试验田数据显示,上海本地种植旱稻只浇水一次,不采用漫田灌水,亩产量可达600公斤,与既有水稻产量持平,且每亩节水60吨,减少甲烷排放86.7%。

“上海地处江南鱼米之乡,本地粳稻产量高口味好,却是依靠政府补贴,持续高水、高肥、高投入。这种种植方式投入产出比高,难以可持续发展。目前,适合上海市民口味的新品种粳型节水抗旱稻已经上市,若在郊区大面积推广,稻田少水通气,保持适度干旱,顶层环境空气湿度下降,大大减少了病虫危害,农药施用量可以减半,更能有效保证稻米绿色安全。”罗利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