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远缘杂交,育成抗病高产新品种

河南日报,2012年2月24号

走进省农科院副院长张新友的“植物组织培养室”,仿佛走进了神奇的植物工厂:2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摆放着上千个大小不一的三角瓶,里面培养的材料有的长出幼嫩的茎叶,还有的已结出豆粒大小的花生果……花生远缘杂交,就是从这儿诞生的。

张新友,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奖项目“花生野生种优异种质发掘研究与新品种培育”第一完成人。2000年、2006年他就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我国食用植物油原料有60%需要进口。“我国50%以上的花生用于榨油,如果能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含油量,将大大缓解食用植物油的供需矛盾。”张新友说。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还在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张新友就开始对此潜心研究。传统的花生品种生长期长、抗病性差、含油量偏低;另一方面,现有的200多个花生新品种大多数具有相近的血缘,无法繁育出优良的后代。他将目光投向花生野生种,它们有的从来不感病,有的几乎不生虫,有的脂肪含量高达63%,有的具有很强的抗旱性。但因为花生野生种和栽培种是“远亲”,属于远缘杂交,存在杂交不亲和以及后代不育现象。

“打个比方,杂交不亲和就是配偶结合后不孕,后代不育就是即使怀孕产生了子代,但子代有先天缺陷仍然无法传宗接代。花生远缘杂交就是要克服这些技术障碍。”张新友说。

30年来,张新友和他的团队通过和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等单位协作攻关,终于创制了一大批优异新种质,并育成了7个抗病、优质、高产、适应性广的远缘杂交花生新品种,已累计推广3764万亩,实现了我国育种技术的重大突破。目前,这7个花生新品种新增社会经济效益54.7亿元。

张新友说,这个项目的成功,使我国花生远缘杂交育种跻身国际先进行列。“下一步将采用远缘杂交、分子育种、转基因等先进育种技术,培育高油酸含量的花生品种,榨出的花生油营养价值与橄榄油相似,让老百姓都能用上质优价廉的花生油。”

;